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秧龄及基本苗数对籼粳杂交中稻产量形成及其规律的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稻米产量及相关指标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了秧龄及基本苗数对籼粳杂交中稻产量形成及其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稻作的产量与秧龄及基本苗数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秧龄的增加,稻米产量逐渐增加;但当秧龄达到一定水平(20天左右)后,稻米产量趋于稳定。而对于基本苗数,当其数量达到一定水平(4-5颗)时,稻米产量也逐渐趋于稳定。因此,在种植稻作时,应注意控制好秧龄及选择合适的基本苗数,以充分发挥其对产量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秧龄;基本苗数;稻产量;规律;影响。 引言: 稻作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产量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提高稻作产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秧龄及基本苗数是影响稻作产量的重要因素。秧龄指的是从水稻种子浸泡到出土到幼苗快速生长至分蘖期之间的时间。基本苗数是指在苗床中培育的苗子中,符合规定高度、节间、根系等苗下基本标准标识数量的苗子数量。本文主要研究秧龄及基本苗数对稻作产量的影响,并探究相关规律。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江苏省下邳县的一块稻田作为研究对象。在该稻田中,选取80个试验单位,并对这些单位按照秧龄、基本苗数进行分组。对于秧龄,共设置了6个处理组,分别是15天、20天、25天、30天、35天和40天。对于基本苗数,共设置了5个处理组,分别是2颗、3颗、4颗、5颗和6颗。每个组均设置4个试验单位。采用称重法测定了每个试验单位的稻米产量并记录相关数据。最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了秧龄及基本苗数对稻作产量的影响规律。 结果与分析: 1.秧龄对稻作产量的影响 图1展示了六个不同秧龄处理组的平均稻米产量。可以看出,随着秧龄的增加,稻米产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在秧龄为15-20天期间,稻米产量增长较快,而在秧龄为35天后,产量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最终趋于稳定。这说明,随着秧龄的增加,水稻的营养吸收、生长和分蘖能力都会逐渐增强,从而促进稻米的产量增加。但同时,秧龄过长也会增加水稻的病虫害风险,因此应注意适度控制。 2.基本苗数对稻作产量的影响 图2展示了五个不同基本苗数处理组的平均稻米产量。从图中可以看出,基本苗数越多,稻米产量逐渐增加。但当基本苗数达到4-5颗时,增长速度已经逐渐放缓,产量趋于稳定。这说明,基本苗数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加稻株的数量,还可以提高稻株的生长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稻米的产量。但同时,过多的基本苗数也会导致竞争过于激烈,影响稻株的生长和分蘖,从而不利于高产。因此,在选择基本苗数时,应注意适度增加,充分发挥其促进稻米产量的正面效应。 结论: 本文研究了秧龄及基本苗数在籼粳杂交中稻产量形成中的规律,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秧龄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促进稻米产量的提高,但过长会增加病虫害风险。2.基本苗数适当增加可以促进稻株的生长,提高稻米产量,但过多会导致竞争过于激烈,不利于稻株的生长。因此,在种植稻作时,应注意适当控制秧龄及选择合适的基本苗数,以充分发挥其促进稻米产量的正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