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开题报告2015届无线红外探测器设计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填写日期2015年3月10日开题报告的内容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情况随着人们生活与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财产安全意识的加强人们对家居、仓库等场所的防盗报警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报警器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只能在本地发出报警声无法通知主人或小区保安以及甄别盗情区域作用有限;探测器采用有线方式传输信号或供电安装不便。为此采用无线射频和电话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一种具有多路探测器、以无线方式连接、能甄别盗情区域、可自动拨打预设电话报警且使用方便的防盗报警系统。为了满足远程防盗报警的需要运用了一种基于电话网络的多路无线防盗报警系统并完成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由多路探测器和主机构成探测器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入侵者并以无线方式发送报警位置编码给主机。主机接收解码探测器信号并通过电话网络自动拨打报警电话。主机提供人机接口可设置报警电话号码和录制报警语音并提供撤防和布防控制。系统由多个探测器和主机构成。如图1所示。探测器由热释电红外探测模块和带编码无线发射模块组成。探测器通过热释电红外探测模块探测入侵者在探测到入侵者后通过无线模块发送位置编码给主机。主机包括单片机控制器、无线接收模块、语音模块、电话模块、LCD显示屏和按键可安装于固定位置。主机通过无线接收模块接收探测器发出的位置编码信号以甄别盗情区域。在收到盗情后主机通过电话网络拨打预设电话电话接通后播放预先录制的报警语音信息如住户地址、盗情区域等完成报警。用户通过主机的人机接口可预设报警电话号码和录制报警语音并可进行撤防和布防控制。图1.系统总体结构图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多个功能的硬件的结合使用相对于主机的传送功能。探测器及无线接收模块。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D203S吸收入侵者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并转换成电信号的模块的接入。中央控制器89C51系统选用89C51单片机作为主机中央控制器的接入。LCD与按键模块系统采用SMC1602A标准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可显示2行16个字符使之接入正常使用。语音模块选用ISD4002语音芯片实现报警语音的录放该芯片具有微控制器串行接口可录放多段语音语音信息可掉电保存于芯片内部的FLASH中。电话模块MT8880为DTMF收发芯片用于产生双音频信号和电话信号音的检测。研究思路、论文主体纲要主程序流程单片机主程序流程如图2所示。主程序首先使LCD显示报警语音录放、电话号码设置、布防撤防控制3项主菜单选项然后进行按键扫描。若有选择键按下则根据选择执行相应的功能代码执行结束后重新显示主菜单。若无选择键按下则判断是否布防已布防则执行防盗报警程序。图2.主流程图防盗报警程序流程防盗报警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程序首先向无线接收模块查询探测器位置编码数据数据为零表示没有发生盗情否则表示某个探测器探测到盗情。如有盗情记录盗情位置编码、设置盗情发生标志然后控制PH8810执行摘机操作。摘机后设置MT8880为呼叫处理模式以检测拨号音如果1s内检测到450Hz连续方波信号判断为有拨号音。如有拨号音设置MT8880为双音频模式向其发送电话号码进行拨号。拨号完成后重新设置MT8880为呼叫处理模式以检测回铃音如果检测到4s无、1s有的450Hz方波信号表示有回铃音。在检测到回铃音后如果检测不到任何信号音表示对方摘机成功控制语音芯片播放报警语音播放结束后清除盗情标志避免重复报警。如果没有拨号音或对方摘机不成功则控制PH8810执行挂机操作因为没有清除盗情标志程序下一次执行时仍会尝试报警直至成功。四、论文完成进度和计划2015.11.16~11.30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任务书指导学生文献查阅2015.12.1~2015.12.30查阅文献并完成外文翻译2016.1.1~2016.1.22阅读文献完成文献综述2016.1.23~2016.3.1研读文献并完成开题报告2016.3.2~2016.4.30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2016.5.1~2016.5.20毕业论文修改并定稿2016.5.21~2016.6.5毕业论文送评阅人审阅做好答辩的准备工作参加答辩2016.6.6~2016.6.8根据答辩意见进一步完善论文和评定成绩2016.6.9~2016.6.15按要求上交毕业论文相关的纸质档案、上传定稿的全部电子文档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吴英才林华清.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防盗系统中的应用[J].传感器技术200221(7):47-48.[2]郭云志.智能无线防盗报警器的设计[J].安防科技20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