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网络异常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网络异常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入侵威胁不断增加,给个人用户和企业机构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因此,网络异常入侵检测方法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本论文通过对当前常用的入侵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和比较,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并探讨了其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 1.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网络入侵威胁不断增加,传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入侵手段。因此,网络异常入侵检测方法的研究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常用的入侵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和比较,探讨其优缺点,并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 2.常用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2.1签名检测方法 签名检测方法是目前网络入侵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基于已知的入侵行为和攻击特征,通过匹配网络流量中的特定签名,来判定是否发生了入侵。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已知的入侵行为,但是对未知入侵行为无法有效应对。 2.2异常检测方法 异常检测方法是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的入侵检测方法。它通过分析网络流量的统计特征,判断当前流量是否异常。这种方法可以应对未知的入侵行为,但是也容易造成误判。 2.3行为分析方法 行为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方法。它通过构建模型,学习正常网络流量的行为模式,进而判断是否发生了入侵。行为分析方法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入侵行为,并具有较低的误判率,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网络入侵检测。 3.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 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入侵检测方法。它通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自动从数据中学习网络流量的正常行为模式,进而判断是否发生了入侵。该方法具有高度的自动化能力和良好的泛化性能,能够检测到未知的入侵行为。 3.1数据预处理 在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异常检测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特征选择和数据标准化等步骤。数据清洗的目的是去除异常数据,特征选择的目的是选择对异常检测有意义的特征,数据标准化的目的是将数据转化为统一的格式,以便进行后续的建模。 3.2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是机器学习中的关键步骤,它决定了模型能否准确地学习到数据的特征。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特征提取可以通过网络流量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等信息来进行。特征提取的目标是提取出对异常检测有意义的特征,同时降低数据维度,以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 3.3模型训练与评估 在特征提取之后,需要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训练。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决策树等。模型训练的目标是通过已知的正常流量样本,学习到正常流量的行为模式。训练完成后,可以使用测试数据来评估模型的性能,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 4.实验与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CICIDS2017数据集进行实验,评估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到已知的入侵行为,同时对未知的入侵行为也具有一定的检测能力。与传统的签名检测方法相比,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和适应性。 5.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网络异常入侵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和比较,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网络入侵检测中具有较好的性能。然而,由于网络入侵行为的复杂性,现有的入侵检测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进一步提高检测算法的准确率和效率、设计适应不断变化的入侵行为的检测模型,以及探索多种方法的组合应用等。 参考文献: [1]KumarS,etal.NetworkIntrusionDetectionSystems(NIDS):AReview[J].JournalofNetworkCommunicationsandEmergingTechnologies,2016,6(1):45-52. [2]SomeshSinghYadav,etal.ReviewonIntrusionDetectionSystem[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InformationTechnologies,2017,8(3):1075-1079. [3]RamanagoudarRM,etal.SurveyofIntrusionDetectionSystemsforDetectionandPreventionofIntrusions[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MobileComputing,2015,4(6):24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