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耦合电感式新型交错Boost软开关变换器研究 耦合电感式新型交错Boost软开关变换器研究 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交错Boost软开关变换器,采用耦合电感结构,实现了无输入电流突波,提高了转换效率和电压调节范围,同时降低了开关损耗和电感尺寸。在论文中,首先对Boost变换器以及软开关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现有的一些拓扑结构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了一种耦合电感式交错Boost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并推导了其工作原理。接下来,进行了电路参数设计和理论分析,以实现所需的转换功能。最后,通过实际的电路实验和性能测试,验证了所提出的拓扑结构和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交错Boost变换器,软开关,耦合电感,转换效率,电压调节范围 引言: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对高效率、小体积和高可靠性的功率转换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Boost变换器作为一种常用的DC-DC转换器,具有从低电压到高电压的转换功能,被广泛应用于电源管理、电机驱动等领域。然而,传统的Boost变换器在高比例电压转换和大负载波动时,存在一些问题,如开关损耗大、输入电流突波以及电感尺寸较大等。因此,开展新型的Boost变换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Boost变换器和软开关技术 Boost变换器是一种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的DC-DC变换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切换周期性的开关,使输入电能以一定的方式存储和释放,从而实现电压升高。软开关技术是在开关器件的切换过程中,利用电感和电容元件形成回馈回路,以减小或消除开关过程中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突变,降低损耗和EMI干扰。软开关技术可以提高变换器的工作效率、转换范围和可靠性,并减小输出电压波动。 二、现有Boost变换器拓扑结构分析 目前,常见的Boost变换器拓扑结构有传统Boost变换器、反激型Boost变换器、多级Boost变换器等。传统Boost变换器存在开关损耗大、输出电压波动和输入电流冲击等问题。反激型Boost变换器能够有效降低输入电流冲击,但开关损耗仍然较大。多级Boost变换器可以实现更高的电压转换比,但其复杂性和成本较高。 三、耦合电感式交错Boost变换器拓扑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基于以上分析,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耦合电感式交错Boost变换器拓扑结构。该拓扑采用耦合电感结构,通过交错开关控制电能的存储和释放,实现了软开关。其主要优点是实现了无输入电流冲击,减小了开关损耗和电感尺寸,提高了转换效率和电压调节范围。文中详细推导了该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包括开关状态、电流波形和能量转移等过程。 四、电路参数设计和理论分析 为了实现所需的转换功能,必须对耦合电感式交错Boost变换器的电路参数进行设计和优化。文章中详细分析了各部分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范围、开关频率、电感和电容的选择等。通过理论分析,验证了拓扑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 最后,本论文通过搭建实际的电路实验平台,对所提出的耦合电感式交错Boost变换器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拓扑结构能够实现较高的转换效率、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和较小的输出波动等性能。与传统的Boost变换器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改进。 六、结论 本论文研究了一种耦合电感式新型交错Boost软开关变换器,通过实验验证了其优异的性能和可靠性。该变换器能够有效降低开关损耗、减小输入电流冲击、提高转换效率和电压调节范围等。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该拓扑结构,以满足更多应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HouZ,ChenD,etal.ANovelCoupledInductorBasedSoftSwitchingBoostConverter[J].InternationalJournalofPowerandEnergySystems.2018,38(3):67-74. [2]ChenR,ZhangW.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aCoupledInductor-BasedInterleavedBoostConverter[J].IEEETransactionsonIndustrialElectronics.2019,66(4):2715-2726. [3]ChengX,XuD,etal.ACoupledInductor-BasedBoostConverterwithBidirectionalOperationforHybridEnergyStorageSystems[J].IEEETransactionsonPowerElectronics.2020,35(8):8766-8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