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复位耗能支撑滞回特性及钢框架抗震性能分析 标题:自复位耗能支撑滞回特性及钢框架抗震性能分析 引言: 地震是一种灾难性的自然现象,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框架结构作为常见的抗震结构体系之一,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耗能能力,因此在地震抗震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自复位耗能支撑作为一种新型的抗震设备,在实际工程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旨在分析自复位耗能支撑的滞回特性以及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并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和优化设计方法。 一、自复位耗能支撑的基本原理及滞回特性分析 1.1自复位耗能支撑的工作原理 自复位耗能支撑是一种基于能量耗散和结构自恢复能力的新型抗震装置。其原理是通过弹性材料的弯曲变形将地震能量转化为弹性势能,并通过结构的回弹性恢复, 减少结构的残余变形。这种装置具有自复位能力,可以在地震后自动恢复初始状态,从而减小结构损伤程度。 1.2自复位耗能支撑的滞回特性 滞回特性是指结构在加载过程中由于材料的非线性变形而表现出的后退现象。自复位耗能支撑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大的滞回特性,能够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减小地震对结构的作用力和损伤。 二、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2.1钢框架结构的优势和应用 钢框架结构具有轻质、高强、可塑性良好等优点,经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提供较好的抗震性能。钢框架结构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和工业厂房等地震易发区域。 2.2钢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钢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强度设计法、刚度设计法和位移设计法等。其中强度设计法着重考虑结构的破坏机制,刚度设计法注重控制结构的变形,位移设计法则综合考虑结构的刚度和变形性能。 三、自复位耗能支撑与钢框架结构的相互关系及优化设计方法 3.1自复位耗能支撑与钢框架结构的耦合效应 自复位耗能支撑可以有效改善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吸收地震能量并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自复位耗能支撑的固有周期和钢框架结构的周期之间的配合较好,可以形成良好的耦合效应,提高整体的抗震性能。 3.2自复位耗能支撑在钢框架结构中的优化布置方法 通过合理的布置和数量的自复位耗能支撑,可以进一步提高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小结构的响应和损伤。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支撑的刚度、强度和阻尼等参数的选择,以及支撑的布置位置和数量的确定。 结论: 自复位耗能支撑具有一定的滞回特性,可以通过耗散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钢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抗震结构体系,在地震中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将自复位耗能支撑应用于钢框架结构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抗震性能,并减小地震对结构的作用力和损伤。优化设计方法可以通过相关参数的合理选择和自复位耗能支撑的布置确定,以达到更好的抗震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华,杨宏飞,刘胜,等.钢框架结构的滞回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33(4):410-417. 2.鲍毅波,陈耀杰,余存霞.自复位耗能支撑在结构抗震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8,38(2):1-10. 3.欧阳阳,陈银城,田相荫,等.钢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与研究[J].建筑结构,2017,47(10):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