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盖州地区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近年来,我国各地频繁发生极端气候事件,其中冰雹袭击地区已经成为大气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盖州地区作为大连市辖区的一个县级市,也不幸地遭受了一次严重的冰雹天气过程,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接下来,本文将对这一冰雹天气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一、天气状态分析 2018年7月25日,盖州地区遭遇了228车次的强对流天气,其中大部分车次是由于冰雹破坏路面或路面积水造成的。最大冰雹直径达到3cm,降雹时长为15分钟左右。下面,我们通过归纳分析当天的天气状态,来看看这次事件背后的科学原因。 1、大气层结状态 盖州地区位于靠近渤海湾的平原地带,这一地形决定了其大气层结的特点。近年来,该地区在气温升高的同时也加剧了大气层结的稳定性,造成了对流不稳定度的下降。而当天的大气层结总体偏向不稳定状态,也是强对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气压梯度状态 当天盖州地区靠近东北部的高压系统,与南部的低压系统形成气压梯度,气压场分布明显。梯度的北部为北向或东北向的暖湿气流,当暖湿气流受到地面草原地带和山地地带等地貌制约,使得地面垂直于暖湿气流的气流偏向纵向发展,垂直发展,从而产生对流运动。这也是当天盖州地区气象条件造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冰雹形成过程分析 冰雹是有组织的水滴,其直径在5mm以上,通常发生在强对流天气过程中。根据当天多家气象台的数据,我们可以探究冰雹是如何形成的。 1、凝结核的生成 强对流过程中的气流速度很快,导致湍流较大,空气的混合也很强烈。由于空气混合,空气中的水汽达到一定的饱和度时,就会出现一个动力学过程,从而使水汽凝结为水滴。这时,凝结核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凝结核的出现是有物理学机制的,比如盖州当天,湍流打破了较高的层云(高度为5000m左右),因此冰晶在云中被投掷起来,通过暴风增补冰晶的数量和大小。 2、冷却 空气中的水滴在扩大过程中,大气中温度持续下降。当到达0°C,水滴冻结成冰晶。而这时,重要的是冰晶的形态,它的形态好坏会影响降雹的数量和大小,以及抵抗下落时摩擦的情况。 3、成长 冰晶之间互相碰撞,粘结并生长。这时,冰晶在云层间迅速上升,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水蒸汽,很快就会增加重量。如此重复,直到冰晶大小超过云层内筛子直径的最大值,这时冰雹就从云层中落下,开始摩擦空气与指向地面的速度。 4、冰雹的形态 冰雹在下落时,由于相互摩擦,冰雹外层逐渐变得更加圆滑,并且受到鞍部的影响,形成了六边形的外观特征。但如果冰雹在坠落过程中和云体发生碰撞,即使是微小的碰撞,也可能会导致冰雹外形畸变,变形或者变扁。 三、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于盖州地区而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华北地区持续高温干旱 根据气象部门数据,自2018年6月以来,盖州地区出现了一轮高温干旱的天气过程。由于近年来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盖州地区持续高温干旱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这样的环境对于冰雹形成过程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极端天气越发频繁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表面温度变化,加剧了气温差异和地球自转所呈现的气旋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和暴雨现象越来越频繁。这种趋势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也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大潮流之一。盖州地区的冰雹天气过程则是这种趋势的一个典型例子。 四、对策建议 针对盖州地区频繁发生的冰雹天气过程,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对策: 1、提高天气预警效率 当天气预警系统预测到强对流天气时,要及时发布预警,并加强预测和预警工作,让民众和相关部门及时做好安全工作。 2、加强防范措施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大众对气象灾害的了解和应对能力。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各级政府应急预案,使得人员、物资、设备等的快速调配得以实现。 3、保护生态环境 近年来,大气污染和环境破坏都在不断加剧。如今的变化需要人们全面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发动全民力量,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大气质量,为自身和后代子孙谋福利。这也是抵御冰雹天气的长期前提性措施。 综上所述,盖州地区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在强对流、气压、大气层结等多方面都存在积极相互作用,导致局部天气的剧烈、突发出现。我们对其原因和机理的归纳,也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和抵御不断变化的气象局势。只有有效控制和应对极端气候,才能保障生产生活秩序和人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