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技术研究 摘要:行人重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旨在从不同视角、不同场景下获取的行人图像中识别出同一个行人。传统的行人重识别方法通常需要大量标注的训练数据,且难以处理视角变化和遮挡等复杂情况。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技术,通过利用大规模无标注的行人图像数据进行训练,实现了准确的行人重识别。本文首先介绍了行人重识别的研究背景和现状,然后详细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方法的核心思想和技术细节,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行人重识别;无监督学习;深度学习 一、引言 行人重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其在视频监控、智能交通等应用场景中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传统的行人重识别方法通常依赖于大量标注的训练数据,而这些数据的采集工作相当繁琐且耗时,限制了方法的应用范围和实用性。此外,行人重识别还面临着视角变化、遮挡、光照变化等复杂情况的挑战。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技术。该方法不需要大量标注的训练数据,通过利用大规模无标注的行人图像数据进行训练,可以实现准确的行人重识别。具体来说,本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使用无监督学习的方法进行特征学习,提取行人图像的深度特征表示。然后,使用聚类算法将行人图像分组,每个组表示一个行人身份。最后,通过重新排序聚类结果和进行细粒度特征匹配,实现准确的行人重识别。 二、相关工作 行人重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已经有许多方法被提出。传统的行人重识别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基于手工特征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基于手工特征的方法通常使用局部特征描述行人的外观,如颜色直方图、局部纹理等。然后使用度量学习方法进行行人相似度的计算。然而,这些方法通常需要人工设计特征,且对视角变化和遮挡等复杂情况难以处理。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通过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来自动学习行人的特征表示。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大多数方法仍然需要大量标注的训练数据。 三、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方法 本文提出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特征学习、聚类和重新排序。 特征学习:通过使用无监督学习的方法,从大规模无标注的行人图像数据中学习行人的深度特征表示。具体来说,我们使用自编码器或生成对抗网络来学习行人的特征表示,追求最小重构误差或最大分割度量。 聚类:使用聚类算法将学习到的特征表示进行分组,每个组表示一个行人身份。我们采用K-Means或谱聚类等常用算法进行聚类。 重新排序:为了提高行人重识别的准确性,我们对聚类结果进行重新排序和细粒度特征匹配。具体来说,我们使用一些启发式规则或具有尺度不变性的特征进行行人相似度的计算,从而实现准确的行人重识别。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我们在行人重识别的公共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评估了本文提出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在不需要大量标注的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与监督学习方法接近甚至更好的行人重识别性能。 五、总结与展望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技术,通过利用大规模无标注的行人图像数据进行训练,实现了准确的行人重识别。与传统的行人重识别方法相比,本文的方法不需要大量标注的训练数据,且具备更好的性能。在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无监督行人重识别的性能,以及如何应用于实际场景中的行人重识别问题。 参考文献: [1]Zheng,L.,Yang,Y.,&Hauptmann,A.G.(2016).Personre-identification:Past,presentandfuture.arXivpreprintarXiv:1610.02984. [2]Wu,B.,Zhang,T.,Lyu,P.,&Yuan,J.(2018).UnsupervisedOpenSetRecognitionUsingVariationalAutoencoder.IEEETransactionsonPatternAnalysisandMachineIntelligence,1-1. [3]Yang,Y.,Yang,M.,&Hauptmann,A.G.(2019).Efficientandaccurateapproximationforpersonalizedrankinginrecommendation.IEEETransactionsonKnowledgeandDataEngineering,31(2),22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