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章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育第一节概述1.情绪情感是婴幼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2.情绪情感可以激活和促进婴幼儿的心理活动3.情绪情感对婴幼儿认知发育的作用4.情绪情感是婴幼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5.情绪情感促进婴幼儿意识产生及个性形成二、婴幼儿情绪情感发育的特点1.婴儿情绪的发育特点2.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育特点首先表现为幼儿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逐渐减少 其次表现为情绪逐渐从外露到内隐幼儿的情感更多地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逐渐与社会性需要和社会性适应相联系 初级情绪:愤怒、悲伤、快乐、惊讶、恐惧 次级情绪:尴尬、害羞、内疚、嫉妒、骄傲 2.情绪的社会化发展大声哭闹得到满足和安抚 爬或走以远离不用愉快的刺激 咬东西或避开不愉快的事物 开始应用语言表达 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关注父母的表情来决定 自己的行动。随年龄增长逐渐频繁,并推广 到其他人。0~3岁婴幼儿情绪发展阶段总结情 绪 情 感 发 育 阶 段 的 理 论布里奇斯的儿童情绪发育理论伊扎德关于新生儿情绪的出现、种类和以后情绪分化的论述,在其科学性和可测性上都大大提高了一步;他认为新生儿具有5种以特定面部表情为标志的相当独立、具体的情绪。它们包括惊奇、痛苦、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这些情绪反应对新生儿适应母体外环境和生存具有决定性影响。孟昭兰的儿童情绪发育理论孟昭兰的儿童情绪发育理论第二节婴幼儿基本情绪的发育哭婴儿啼哭的原因饥饿的啼哭 发怒的啼哭 疼痛的啼哭 恐惧或惊吓的啼哭 招引别人的啼哭第一阶段(0~5周) 自发性的笑 第二阶段(5周~个月) 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 第三阶段(个月之后)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一)本能的恐惧 (二)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三)怕生 (四)预测性恐惧 (一)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 (0~3个月) (二)相似性再认知觉阶段 (4~9个月) (三)新异性探索阶段 (9个月以后) 愤怒是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 的行为受挫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 快的情绪体验。愤怒在儿童的成长过 程中出现较早。 依恋关系明确期 (6~8个月至24个月)二、情感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三、情感与亲子交往的发展四、情感与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的发展一、情感发育的影响因素(二)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均是由于与抚养者依恋关系的改变所导致的儿童早期的情绪和行为障碍。 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 *引自:白爱宝主编《幼儿发展评价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 婴儿可以对快乐、愤怒、伤心等面部表情加以区分。 这时婴幼儿之间的交往行为就是社交指向行为。 最广泛使用的评价依恋类型的方法为“陌生情境”。 反应性依恋障碍 激活婴幼儿的 一、情绪情感和社会功能发育的评定方法 初级情绪:愤怒、悲伤、快乐、惊讶、恐惧 ②言语发育障碍: 其形成和发展影响着社会性其他方面的形成和发展 遗传上气质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情绪行为的不同。 情绪情感是婴幼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 *情绪特征是性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性依恋障碍的表现特点是: 它们包括惊奇、痛苦、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 一、情绪情感和社会功能发育的评定方法 遗传上气质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情绪行为的不同。 中间偏难型(I-D型)。 童年脱抑制型依恋障碍,以往又称为“福利院儿童综合证”。 图7-1K. 每个行为问题的各条目得分之和为这个行为因子的总粗分。 乔治·华盛顿大学心理和儿科学教授—斯坦利·格林思潘博士设计了一套“里程碑”式的评判标准,可以用来了解婴幼儿在出生后各个时段所具备的社交技能和情感发育状况。 其形成和发展影响着社会性其他方面的形成和发展 (9个月以后) 并伴有明显的情绪反应,原有的生活节律发生紊乱,并可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生长发育停滞;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婴儿通过滚动、撕咬或远离令人不安的刺激物等方式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 中间偏难型(I-D型)。婴幼儿情感发育观察表情绪表达与控制家长问卷一般持续时间30秒至1分钟,严重者可持续2~3分钟。 大声哭闹得到满足和安抚 中间偏难型(I-D型)。 ⑤感觉、行为异常: ②言语发育障碍: 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是否会大哭大闹?() (reactiveattachmentdisorder) (六)孤独症(autism) 婴儿可以对快乐、愤怒、伤心等面部表情加以区分。 最广泛使用的评价依恋类型的方法为“陌生情境”。 该病原因不明,多认为是外部环境因素,如感染、宫内或围产期损伤作用于具有孤独症遗传易感性的个体而致病。 婴儿通过滚动、撕咬或远离令人不安的刺激物等方式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 (三)新异性探索阶段 随着同外界交往的日益增多,婴儿流露出惊奇、欢乐、受挫和失望等情感 *引自:白爱宝主编《幼儿发展评价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