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市政污泥的高效非均相Fenton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 本研究采用市政污泥作为原料,通过热处理和酸处理制备出一种高效非均相Fenton催化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材料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能够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该研究对于污染物治理和资源回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非均相Fenton催化;市政污泥;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 Abstract Inthisstudy,municipalsludgewasusedasrawmaterialtoprepareahighlyefficientheterogeneousFentoncatalystthroughthermalandacidtreatment,anditspropertieswerestudi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catalysthadhighcatalyticactivityandstability,andcouldefficientlydegradeorganicpollutants.Thisstudyhaspracticalsignificanceforpollutioncontrolandresourcerecovery. Keywords:heterogeneousFentoncatalysis;municipalsludge;highefficiency;degradationoforganicpollutants 正文 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大量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着极大的威胁。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污染物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随着环境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非均相催化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二、非均相Fenton催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Fenton反应是一种将过氧化氢与Fe2+离子反应生成氢氧自由基,从而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方法。非均相Fenton催化技术是在水相中加入Fe3O4等磁性固体,将Fe2+离子还原生成活性离子,然后采用磁力分离技术与有机污染物进行反应,从而达到降解的目的。 近年来,非均相Fenton催化技术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非均相Fenton催化技术还存在着催化剂失活、催化剂回收成本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寻找更为高效的催化材料。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市政污泥作为原料,经过热处理和酸处理制备出一种高效非均相Fenton催化材料。首先将市政污泥在高温条件下热解,降解有机物的同时生成炭质物质。然后将炭质物质与稀酸处理,形成含有活性位点的非均相Fenton催化材料。 对所制备的高效非均相Fenton催化材料进行物理化学性质表征和催化特性测试,并探讨其在有机污染物降解方面的应用。 四、结果和讨论 通过对制备催化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构、化学组成和磁性等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材料表面存在大量的羟基和羧基,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能力和磁性。同时,该催化材料对酸性染料有很好的去除能力,能够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 五、结论 本研究采用市政污泥制备出一种高效非均相Fenton催化材料,该催化材料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能够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该研究对于污染物治理和资源回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Cao,H.,Zhang,F.,Ren,N.,&Zhang,Y.Thepreparationofadsorbentsfromsewagesludgeandtheiruseinremovingtraceamountsofcadmium(II)inwater.SeparationandPurificationTechnology.2014,133:101-107. [2]Dai,R.,Ma,B.,&Zou,W.Effectiveremovalofsulfadiazinefromcontaminatedwaterbyanactivemagneticironoxidenanoparticles/carbonmicrospherecomposite.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2016,290:499-509. [3]Wu,S.,Chen,Y.,Li,J.,etal.ComparisonofFenton,UV-Fentonandnano-Fe3O4catalyzedUV-Fentonindegradationofphthalicacidesters(PAEs)inaqueoussolution.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2016,306:986-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