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效应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效应研究 摘要:地震是造成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分析,研究了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效应。首先介绍了地震对岩质边坡的作用机制,包括地震震源特征、震动传播特性以及动力响应过程。然后分析了岩质边坡的固结应力和剪切应力变化对变形破坏的影响。接着讨论了不同地震动力学参数对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效应的影响,并探讨了预测和评估岩质边坡地震变形破坏的方法。最后从设计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对岩质边坡地震变形破坏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地震;岩质边坡;变形破坏;地震动力学 1.引言 岩质边坡是指由岩石组成的边坡,其稳定性受到地震作用的影响。地震是一种地壳的动态运动,通过振动和地表的震动来传递能量。地震作用引起的地震波会在岩石边坡体内传播,导致边坡产生变形和破坏。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效应是岩质边坡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2.地震作用机制 地震是由地壳内部发生的岩石运动引起的。地震的震源特征包括震源深度、震级和震源机制等。地震波在岩石边坡体内传播时,会受到岩石性质的影响,如岩石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密度等。岩石边坡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剪切应力和固结应力的变化。 3.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效应 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会受到剪切应力和固结应力的变化影响,从而引起边坡的变形和破坏。剪切应力的增加会导致边坡体内的剪切变形增加,进而引起边坡体崩滑和滑坡。固结应力的变化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使边坡体发生变形和破坏。 4.地震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地震动力学参数是描述地震波特征的参数,包括峰值加速度、周期、频率等。不同的地震动力学参数对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效应有不同的影响。峰值加速度的增加会增大边坡的剪切应力,从而增加边坡的变形和破坏风险。周期和频率的变化会影响边坡体的共振效应,加剧边坡的变形和破坏。 5.预测和评估岩质边坡地震变形破坏 预测和评估岩质边坡地震变形破坏的方法包括地震动力学分析、数值模拟和监测技术等。地震动力学分析可以通过计算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剪切应力和固结应力变化来预测边坡的变形和破坏。数值模拟可以通过建立边坡体的数学模型,模拟地震作用引起的边坡变形和破坏过程。监测技术可以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边坡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6.对岩质边坡地震变形破坏的控制措施 从设计和管理的角度出发,可以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来减轻岩质边坡的地震变形破坏。包括合理选址、边坡工程设计和监测、强化边坡防护措施等。合理选址是指在岩质边坡的选址过程中考虑地震风险,选择相对稳定的地质条件。边坡工程设计和监测是指在边坡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加强地震防护要求,并实时监测边坡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强化边坡防护措施是指在边坡工程中采取一系列加固措施,如加装防护网、加固边坡体等。 7.结论 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会受到剪切应力和固结应力的变化影响,引起边坡的变形和破坏。不同地震动力学参数对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效应有不同的影响。预测和评估岩质边坡地震变形破坏的方法包括地震动力学分析、数值模拟和监测技术等。从设计和管理的角度,可以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来减轻岩质边坡的地震变形破坏。 参考文献: 1.Lin,P.S.(2003).SeismicAnalysisofSlopesbyFLAC.JournalofGeotechnicalandGe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Vol.129,No.3,245-254. 2.Nakagawa,K.,etal.(2012).StabilityAnalysisofSlopesunderSeismicConditions.SoilsandFoundations,Vol.52,No.5,851-864. 3.Wang,C.H.andHan,P.C.(2003).SeismicSlopeStabilityAnalysisbyStrengthReductionMethod.CanadianGeotechnicalJournal,Vol.40,No.2,363-379. 4.Zhang,M.C.,etal.(2002).SeismicResponsesofReinforcedSoilSlopes.JournalofGeotechnicalandGe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Vol.128,No.6,469-481. 5.Zhuang,X.M.,etal.(2018).EffectsofEarthquakeonSlopeStability:ANumericalApproach.BulletinofEarthquakeEngineering,Vol.16,No.7,2787-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