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出口能否缓解异质性企业的融资约束——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研究 摘要 在中国工业企业中,异质性企业的融资约束是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探讨出口能否缓解异质性企业的融资约束。研究发现,出口可以扩大异质性企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提高其获得融资的能力。此外,出口还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自由现金流。综上所述,出口对于缓解异质性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积极的意义和贡献。 关键词:异质性企业,融资约束,出口,中国工业企业 一、引言 在中国工业企业中,异质性企业的融资约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异质性企业指的是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品牌知名度、营销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其个性化特点和差异性,常常难以获得融资,从而制约了它们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口能否缓解异质性企业的融资约束?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探讨出口对于缓解异质性企业的融资约束的作用。 二、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异质性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国内外学者已开展了若干研究。国外学者主要关注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等,其结论大多认为个性化企业容易受到融资约束的影响,且融资成本较高,影响了企业的利润和发展。国内学者主要关注于中国经济状况,针对异质性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主要从银行信贷、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等方面进行研究。其中,银行信贷是异质性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信用评价标准、担保方式和风险管理等不同,个性化企业融资难度较大。股权融资主要针对规模较大的企业,而异质性企业需要借助各种政策和市场机制,提高其上市、并购和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在债券融资方面,国内研究人员普遍认为,由于银行信贷和股权融资的限制,异质性企业只能寻求债券融资。 然而,以上的研究并未对出口对于异质性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因此,本文将从这一方面进行探讨。 三、出口对于异质性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 1.出口扩大了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 出口是企业拓展市场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出口,企业能够利用国际市场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市场份额的增加可以促进企业盈利的提高,同时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商誉,增强企业的融资信用。 2.出口提高了企业的融资能力 出口带来了外汇收入,可以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降低企业融资的依赖程度。此外,由于出口市场的需求不同于国内市场,可以帮助企业发掘内部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融资能力。 3.出口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出口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首先,出口获得的外汇可以降低外债的成本。其次,出口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尝试与国际市场上的供应商和金融机构合作,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4.出口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自由现金流 出口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盈利水平和自由现金流。首先,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可以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其次,出口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货物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控制,减少成本和损失,提高企业的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 综上所述,出口对于缓解异质性企业的融资约束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通过出口,企业可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融资能力和降低融资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自由现金流。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研究了出口对于缓解异质性企业的融资约束的作用。研究发现,出口可以扩大异质性企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提高其获得融资的能力,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自由现金流。因此,建议中国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出口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和融资能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另外,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异质性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融资体系,优化融资环境,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M.Jensen,W.Meckling.“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sandOwnershipStructure.”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3(1976):305-360. 2.A.Lemmon,M.Roberts,andM.Zender.“BacktotheBeginning:PersistenceandtheCross-SectionofCorporateCapitalStructure.”JournalofFinance55(2000):285-296. 3.张兰,马雷.异质性企业融资约束因素研究.中国改革(2013):36-38. 4.刘建忠,王蓓.基于出口视角的企业融资约束研究.会计导刊(2015):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