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农地流转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中国农地流转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农地流转时空格局的演变。首先,从历史角度回顾了中国农地流转的起源和发展。其次,通过对流转主体、流转方式以及流转地域特点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农地流转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流转机制以及促进农地集约利用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农地流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引言 农地流转是指在法定土地经营权不转移的前提下,农户将自有或承包的土地经营权以租赁、互换、入股等形式,流转给他人使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地流转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形成了特有的时空格局。研究中国农地流转的时空格局演变,有助于深入理解农地流转的特点和趋势,并为农地流转的管理和规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中国农地流转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农地流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农村经济改革的初期。在计划经济时期,土地被集体所有,农民只享有土地使用权,而无法自由流转。改革开放以来,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为农地流转奠定了基础。农地的流转使得农村经济逐渐从传统农业向多元化、市场化方向转变。 3.中国农地流转的时空格局 3.1流转主体分析 中国农地流转的主体可以分为两类:农户和其他主体(如企事业单位、农业企业等)。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户作为最主要的流转主体,约占总流转面积的80%以上。这说明农户作为农地最直接的使用者,是农地流转的重要参与者。 3.2流转方式分析 中国农地流转的方式多样,主要有两种形式:租赁和互换。租赁是指流转主体以出租形式将农地流转给他人使用,而互换则是指两个流转主体之间通过协商,相互交换农地使用权。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流转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东部地区更多采取租赁方式,而西部地区更多采取互换方式。此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出现了流转地块由分散小块向集约大块转变的趋势。 3.3流转地域特点分析 中国农地流转的地域特点主要表现为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就区域差异而言,沿海地区和沿江地区的农地流转程度相对较高,而内陆和西部地区的农地流转程度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沿海地区和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农户更加倾向于将农地流转给他人。就城乡差异而言,农地流转在城市周边地区更加普遍,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凸显。 4.中国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4.1流转主体参与度不高 尽管农地流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农户作为流转主体的参与度不高,往往出于经济和保障地权的考虑而不愿意流转农地。 4.2流转机制不完善 中国农地流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流转机制不完善。流转合同的签订、土地估价、保障农民权益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使得流转过程不够顺利和合理。 4.3农地集约利用不充分 中国农地流转目前还没有实现农地集约利用的目标。流转过程中,一些农地被低效率、低投入的农业生产方式占用,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5.推动农地流转的发展策略 5.1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强对农地流转的政策引导,通过完善农地流转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解决农地流转面临的问题,促进农地流转的合理发展。 5.2完善流转机制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加强农地流转机制的建设和管理。完善流转合同制度,提供流转链条的信用担保和农户的法律保障等,以确保农地流转的公平、公正和有效。 5.3促进农地集约利用 为了实现农地集约利用,政府应加大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鼓励农户采用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6.结论 中国农地流转的时空格局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然而,农地流转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流转主体的参与度不高、流转机制不完善以及农地集约利用不充分等。为了促进农地流转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流转机制,并积极推动农地集约利用。这将有助于提高农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国庆,王大如.中国农地流转与粮食自给率.中国农村经济,2012(4) 2.田野.农地流转结构从土地法律的角度审视内涵和成立条件研究.仲裁与调解(学术版),2011(2) 3.李平,王世贤.农村土地流转的空间格局与社会效应.经济地理,2008(3) 4.张永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和政策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4(1) 5.李方伟.中国农地流转的政策、市场与机制.改革与战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