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依托专业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团队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优质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交流材料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优质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是以国家试点专业及水利部示范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为平台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及专业群“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为依托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课程教学团队。团队组建以来十分注重自身建设和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经过不断创新努力工作几年来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一、成果与经验(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自2000年以来采取“外引内培”等方式加强了教研室教学团队建设已形成了以课程带头人及骨干专任教师为核心企业一线专家为兼职的梯队分明、教学经验丰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业教师7人其中专任教师5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3人。教学团队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6人(占85%其中教授3人);硕士研究生3人(占43%);双师素质教师4人(其中从工程单位调入有实践经验的教师2名);专任教师中50岁以上2人35-50岁4人35岁以下1人。团队带头人被教育部聘为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水利工程教指委委员常年与企业合作获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2项;团队成员均在企业、行业协会兼职技术顾问或培训教师并具有国家劳动部颁发的高、中级职业岗位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团队职称、学历和知识结构合理老中青搭配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学历层次与专业素质较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教研室2007年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教学团队2009年通过教育厅推荐参与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材料已经在国家进行公示。(二)专业建设方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动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并在试点班实施效果良好2004年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改革试点专业。经过几年努力探索总结出了“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方案先后增设了“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与管理”、“水利水电工程监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等专业方向;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并将“双证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连续三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往届毕业生的满意率达80%以上。该专业2006年被批准为首批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专业。(三)课程建设方面围绕“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满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岗能力的专业平台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初次就业零距离上岗和职位提升的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在以职业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提出学生可持续发展及转岗需求的培养标准注重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建成优质核心课程6门;院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公开出版发行的主编、参编教材共6门(其中主编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门);该团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以教学研究带动教学改革以改革成果实践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先后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四)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为满足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和实践教学要求已建成校内实验实训室15个校内实训基地3个校外实训基地6个满足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特别是2002年至2005年先后投入近500万元(其中水工实训中心土建工程近370万元模型工程近130万元)建成了由专任教师全程参与设计建设集“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水工实训中心创立了“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协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和“教学科研型”水工实训仿真模型。该建设模式符合行业特点突出了“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科研院所深度参与”的建设特色实现了“校、企、所”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在全国高职高专同类院校中起到了示范与辐射作用。2007年荣获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省政府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该实训基地不仅在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方面有效地发挥了作用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而且实现了资源共享。(五)产学研合作方面团队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还积极承接科研、生产项目参与科技扶贫项目积极寻求与企业科研单位的真诚合作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将科研、生产与教学相结合实现教学工作与职业岗位间“零距离”对接。2004年获省级科技应用成果三等奖1项;2005年获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先后获国家级、省级科研专利共计3项。主持和参与30多项科研课题和教研课题科研、教研经费150万元(其中国家级试点专业教改项目经费115万元)发表教改和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0多篇获得专利6项。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