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水平与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水平与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简称HD)已成为这一人群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在透析治疗过程中,血压水平的波动常常令人头痛。血压过高会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而血压过低则可能导致机体供氧不足等问题。因此,如何保持透析患者在正常范围内的血压水平,一直是临床医生和患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旨在探讨中医证候规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治疗建议。 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波动情况 血压稳定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尽管其理想的血压范围尚无统一规定,但近年来已有相关研究指出,对于年龄在18-54岁的HD患者,其收缩压的目标值在130-139mmHg,舒张压的目标值在80-89mmHg之间;对于年龄在55-74岁的患者,则将舒张压目标值调整为90-99mmHg。目前,常用的血压计量方法包括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自动血压计、静态血压测量等,其中以ABPM检测更加灵敏、科学、客观。 在维持性HD患者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血压波动较大,易出现血压过高或过低,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出现并发症。高血压是维持性H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85-90%。除了肾性因素,患者本身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以及透析过程中的药物、血浆容量、电解质、钙磷代谢异常等也会影响血压波动。研究表明,维持性HD患者中收缩压超过140mmHg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有关,而舒张压过低则与疾病进展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因此,维持性HD患者的血压应该保持在理想的范围内,有序、平缓地控制血压变化。 二、中医证候规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而肾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维持性HD患者由于肾功能受损,生命力受到摧残,容易出现中气下陷、阴虚阳亢、血热内蕴等病证。这些病证会导致机体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进一步诱发血液循环系统的疾病,影响心肾功能。因此,中医按摩、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较为适合其辅助治疗。 1.按摩 中医按摩可以刺激肾经、调节气血运行,改善气血不畅的状况,从而提高血压。经常按摩腹、腰、足三阴经和肾俞穴、膀胱经等部位,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肾脏功能、调整抗氧化系统、降低血脂血糖等多种作用,从而实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2.针灸 中医认为,针灸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整气血平衡,修复机体组织功能,从而缓解肾脏损伤引起的高血压等症状。通过对肾经、膀胱经、心包经、胃经等经络的刺激,针灸可促进全身气血的流通,防止肌肉萎缩,改善身体状态。 3.中药 维持性HD患者常常需要长期用药维持生命信号和防治病症,而中药有良好的与现代药物共同应用的优势,在治疗透析患者的血压稳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例如,选择黄芪、杜仲、桂枝等药材就可以达到温补肾阳、益气固表之功效,从而调节透析患者的身体功能。 三、中医对维持性HD患者血压水平的治疗建议 1.根据中医辨证合理应用西药降压药 透析患者年龄较大,体质衰弱,辨证用药很有必要。中医辨证上可以根据透析患者的“肾气不足、气阳两虚、血热内蕴”等中医证候来调整用药策略。 2.积极应用中药和中医按摩、针灸治疗 维持性HD患者中,中医辨证量化系统相关研究表明,低血压表现主要为“肾气虚不固“,高血压表现主要为“气滞血瘀”等。得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突出中药滋阴、益气、补肾这一特长。 3.饮食调整 透析患者一般都是由于慢性肾脏病等病症引起,因此对其饮食的调整十分重要。具体来说,应该推荐患者减少盐分、脂肪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纤维含量的食物,有必要每日观察尿量和颜色,调整饮食的总体形态、流量以及其中成分的配比。 四、中医维持性HD患者血压治疗工作的展望 维持性HD患者如何有效控制和调节血压水平,是透析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传统西医在降低血压方面有较大优势,但若能结合中医治疗,或许可以更好地缓解维持性HD患者的病情。中医治疗可以调节身体机能和代谢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的效果,且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有效维持患者的身体健康状态。对于维持性HD患者,调整饮食,积极应用针灸、按摩、中药等中医方法,结合个体化用药,有利于血压控制、减轻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个体化用药将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重要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