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蓬莱9-1构造花岗岩古潜山油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 蓬莱9-1构造花岗岩古潜山油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 摘要:蓬莱9-1构造区是中国渤海湾中部大型油气勘探区之一,由古潜山构造和花岗岩岩体构成。本文通过分析蓬莱9-1构造花岗岩古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和成藏模式,表明该区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上古生界砂岩中的储层中,古潜山构造为主要控制因素,花岗岩岩体反而对成藏影响较小。 关键词:蓬莱9-1构造区;古潜山;花岗岩;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储层 引言:蓬莱9-1构造区位于中国渤海湾中部,是中国大陆架油气勘探区域,也是国内外石油公司争相开发的优质油气资源,因此该区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区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主要由古潜山构造和花岗岩岩体构成,两者对该区的油气藏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针对该区的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特征,探究蓬莱9-1构造花岗岩古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和成藏模式。 一、蓬莱9-1构造花岗岩古潜山地质特征 该区位于渤海湾南缘的砂岩盆地中,界于青岛前缘构造与渤海湾盆地之间,是典型的古潜山构造和花岗岩岩体发育的复杂构造区。古潜山构造由由南向北的几条构造带组成,由中央隆起构成,周围被断裂、褶皱控制着。古潜山构造带韵含深远的盆山垂的演变历史,形成了多个潜山、盆地、断裂控制弓形花岗岩破碎带。 花岗岩岩体沿古潜山构造带和周围断裂透垂盘状分布,主要是二叠纪的岩体,岩石类型以二云母花岗岩、正长角闪岩等为主。岩体形态呈板状、层状或似半球状,出露面积有限,面积一般为0.5-2km². 二、蓬莱9-1构造花岗岩古潜山油气成藏条件 (1)构造条件 古潜山构造主要由规模各异的断层和褶皱控制着,使得古潜山构造具有良好的封闭条件、大储量能力以及高孔、高渗等特点。由于断裂和褶皱的合作作用,该区域形成了多个南北向的潜山,局部形成盆地。受上古生界的沉积历史、区域构造应力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构造单元储层发育程度及物性存在差异,对油气分布产生了一定影响。 (2)储集条件 该区上古生界沉积物主要由砂岩、泥岩和凝灰岩组成,其中砂岩是最好的储集层。由于受地质作用的影响,该区域储层具有丰富的储量、高孔、高渗的特点。与此同时,古潜山构造和花岗岩的导致该区砂岩储层物性复杂,呈现为井内各向异性,油气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因此在勘探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层的物性特点,合理确定探区范围和钻探方向,来实现有效开发油气资源。 三、蓬莱9-1构造花岗岩古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蓬莱9-1构造花岗岩古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分析表明,古潜山构造为该地区油气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构造运动过程中,古潜山构造具有良好的封闭能力,形成了多个向近东西向的共轭断层系,并在断层两侧形成了复杂的裂隙、孔隙等储集空间。研究表明,蓬莱9-1构造区主要油气藏分布在中-低渗透的上古生界砂岩储层中,绝大部分现今大型油气田主要分布在盆地外缘或花岗岩地层。因此古潜山构造控制的油气藏类型主要是构造油气藏,油气是在受热燃烧条件下从下部岩石向上升温扩散而成的。 由于区内花岗岩岩体面积有限、面积分散且不连贯,因此对区内油气成藏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在花岗岩岩体的空洞中,会形成聚集油气的空间。这些空间对于局部油气藏的存在和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结论 总之,蓬莱9-1构造区的油气成藏特点表明,古潜山构造和花岗岩岩体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该区勘探、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古潜山构造和花岗岩的特征,以确保油气藏的高效开发和生产。 参考文献 [1]Arnold,G.L.,“TheOilFieldsofNorthChina,”TheJournalofGeology,vol.27,no.3,pp.268–269,1919. [2]Jiang,X.,“ResearchofGasGeologyinBohaiBayBasin,”PetroleumIndustryPress,Beijing,China,2002. [3]Wang,Z.,etal.,“Multi-ScaleFracturingCharacteristicsandItsControlFactorsoftheLow-TemperatureComposite-LayerGraniteintheBohaiOilfield,”NaturalGasGeoscience,vol.18,no.5,pp.630–640,2007. [4]Sui,X.,etal.,“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Oil-GasExplorationTargetofAnticlinalBuried-hillReservoirintheBohaiSea,”Ge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vol.22,no.5,pp.55–60,2003. [5]Yu,X.,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