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草履蚧为害对柿树化学防御的诱导效应研究 摘要: 草履蚧是柿树上一种常见的害虫,其为害会导致柿树产量下降,给柿树的生长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研究发现,柿树会通过产生一系列的化学物质来对抗草履蚧,这种化学防御的方式被称为诱导防御。本文就草履蚧为害对柿树化学防御的诱导效应进行研究,探究化学防御在保护柿树免受草履蚧为害方面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草履蚧,柿树,化学防御,诱导防御 Abstract: Calycomyzakurimotoi,acommonpestonpersimmons,canleadtoareductioninyieldandhaveagreatimpactonthegrowthanddevelopmentofpersimmontrees.IthasbeenfoundthatpersimmontreesproduceaseriesofchemicalcompoundstocombatCalycomyzakurimotoi,andthistypeofchemicaldefenseisknownasinduceddefense.ThispaperstudiestheinduceddefenseeffectofthechemicaldefenseofpersimmontreesagainstCalycomyzakurimotoi,andexploresthemechanismofchemicaldefenseinprotectingpersimmontreesfrompestdamage. Keywords:Calycomyzakurimotoi,persimmon,chemicaldefense,induceddefense 立意: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化学药剂已成为农业生产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正常人体健康隐患。因此,研究植物本身自带的保护作用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草履蚧为害柿树是常见的问题,而柿树自身却能通过化学防御的过程进行自我保护,这种所有植物都具备的保护作用需要得到更多的研究,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正文: 一、草履蚧的分类及为害 草履蚧属于双翅目,草履蚧科,一般成虫体长约2毫米,为黄色或橙色,胸部及腹部上具有黑褐色斑点,雌雄异形,雌蚜有翅缘;繁殖方式为孤雌生殖。草履蚧在柿树上取食嫩叶、幼果,导致柿树的叶片变黄、脱落、干枯;更为严重的是,草履蚧还会吸食柿树的根系、叶首、枝条和果实。草履蚧为害会使柿树产量下降,给柿树的生长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二、柿树的化学防御 柿树对于草履蚧的防御能力主要体现在化学防御方面。柿树在遭受草履蚧侵害时,会释放出不同种类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在植物内部防御系统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制约草履蚧的吸食和营养获取。由于这些化学物质只在草履蚧为害时才会释放,因此它们被称为诱导化合物。 在柿树的诱导防御过程中,三种类型的化学物质被发现具有重要作用。第一类化学物质是酚类物质,例如羟苯乙酮和香叶酚,这些物质在柿树叶片受到草履蚧侵害后会迅速释放出来,从而能够引起草履蚧的避免行为。第二类化学物质是生物碱,如曲线射线碱和眼斑菌碱,这些物质具有毒性,草履蚧进食柿树时就会受到毒害而死亡。第三类化学物质是挥发性有机物,如β-快乐肽和α-香根醛,它们会生成一种特殊的气味波,并在柿树叶片表面产生一种黏液分泌物,使草履蚧为所困难而不得不远离柿树。由此可见,诱导化合物在柿树的自我保护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草履蚧为害对化学防御的诱导效应 草履蚧为害柿树导致柿树与草履蚧之间发生的互动变化被称为诱导效应。草履蚧通过对柿树的攻击来刺激柿树的化学防御,从而诱导柿树释放一系列化学物质以对抗草履蚧的来袭。在草履蚧为害下,柿树能够加强对草履蚧的保护,防止草履蚧对柿树的更进一步的伤害。 四、结论 柿树对于草履蚧的化学防御及诱导效应已经得到深入研究。对于柿树的化学防御机制的认识可以为植物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可持续的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环境污染。从长远来看,深化对于植物的化学防御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朱琼,田华,纪静.柿树中主要化学防御物质的研究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35):170-172. 2.陶小风,施琴,龙帆.诱导防御在植物保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26(10):3438-3446. 3.王宇,刘世权,左洪芬.柿树和柑橘对草履蚧的诱导防御[J].西北植物学报,2013,33(6):1135-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