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芦山Ms7.0级地震震源区精确定位和速度结构研究 芦山Ms7.0级地震是中国四川省芦山县所发生的一次破坏性地震,于2013年4月20日下午2时32分(北京时间)左右发生。该地震震级为Ms7.0级,震源深度为13千米。由于该地震地处地震带交汇区,导致灾情较为严重,多人伤亡,并对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芦山Ms7.0级地震震源区精确定位和速度结构研究。 一、地震震源区精确定位研究 1.1震源机制 地震震源机制是指地震的发生机理和地震的破裂情况。地震震源机制的研究可以为地震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芦山Ms7.0级地震的震源机制可以通过地震波记录和地震断层进行研究。根据震中距离在0-20度范围内的地震台记录,结合震源机制反演算法,可以确定该地震的震源机制为走滑型断层。同时,借助于地面移动观测,可以推断该地震断层可能与龙门山断裂带有关。 1.2震源深度 地震震源深度是指地震破裂面距离地面的深度。芦山Ms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3千米。该地震震源深度相对较浅,导致该地震地表破裂较为严重,对当地地质环境、人口和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3非均匀变形和地震断层 地震区域广泛存在非均匀地应力分布和地壳变形,是地震平台的基础。在地震前,地壳变形不断积累,随着应力不断积聚,地壳中断裂,构成地震断层。芦山Ms7.0级地震所处的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多为走滑型断层,导致地震前岩石发生大量应力积累和应变,最终引发了地震的发生。 1.4震源区影响因素 地震震源区的影响因素包括地震带、构造形态和岩石强度等因素。芦山Ms7.0级地震所处的地区地震带相对较宽,构造形态复杂,位于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岩石强度也比较弱,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该地震事件的发生。 二、速度结构研究 2.1速度结构概述 速度结构是指用地震波观测手段对地下介质的速度分布进行研究。芦山Ms7.0级地震的速度结构主要受到地下岩石类型、岩石密度和地下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2.2速度结构影响因素 岩石类型是影响速度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岩石类型展现出不同的声波速度和密度特征。芦山Ms7.0级地震所处地区岩石类型以砂岩、灰岩、泥岩等为主,同时含有一定量的岩溶区和断裂带等地质构造,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地下速度结构的分布。 2.3速度结构测量方法 一般采用地震勘探的方式,结合地震波反演、最小二乘法等方法获得地下介质的速度结构横截面。其中地震波反演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通过对不同反射点的地震波进行模拟反演,可以得到地下介质的速度分布信息。 2.4速度结构与地震灾害 速度结构可以为地震预测和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对速度结构横截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地下岩层和结构特征,为地震灾害损失的减轻提供重要的帮助。同时,速度结构对于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芦山Ms7.0级地震震源区精确定位和速度结构研究关注地震系统的物理及地质特征变化,为我们深入了解地震的机理和预防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在今后的地震预测和防治方面,应重点关注非均匀地应力分布、地壳变形和断层形态等因素,以提高我们对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和减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