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降解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来源的原料中黄曲霉毒素M1(M1)的检测,筛选出一株能够降解M1的菌株,命名为M1-1。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对M1-1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M1-1属于屎肠杆菌属(Escherichiacoli),能够产生β-半乳糖苷酶和β-半乳糖苷苷化酶,对M1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本研究为探索更多的M1降解菌株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M1,降解菌株,Escherichiacoli,β-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苷化酶 一、引言 黄曲霉毒素M1(M1)是一种来源于食品动物性原料(如牛奶、肝脏、肉等)的真菌代谢物。M1具有强烈的生物毒性,可引起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等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检测和控制M1在食品中的含量是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 目前,针对M1的检测技术日益成熟,但是改善食品的M1污染问题的最佳方法是通过生物技术降解M1。先前的研究表明,许多微生物可以降解M1,包括乳酸菌、屎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等。其中,M1降解菌株的筛选和鉴定是降解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牛奶样品中M1的检测,筛选出具有M1降解能力的细菌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 二、材料与方法 2.1实验菌株 本研究采用牛奶样品作为实验材料。所有菌株均保存于-80℃低温冰箱中。 2.2牛奶样品处理 将不同来源的牛奶样品通过过滤器滤过,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然后将其置于50℃水中加热30分钟,以达到彻底灭菌的效果。 2.3黄曲霉毒素M1的检测 采用ELISA方法检测牛奶样品中M1的含量。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4细菌菌株的细胞接种和鉴定 首先,利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将实验菌株接种至含有M1的牛奶样品中,培养36小时。然后,通过接种移液将菌株转移到LB培养基中培养,生长至对数期。接下来,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进行鉴定。 三、结果 3.1牛奶样品中M1的含量 本研究检测了五种来源的牛奶样品中M1的含量,结果显示样品3中含有最高的M1含量,为36ppb。其他样品中的M1含量都在检测限以下。 3.2M1降解菌株的筛选 将实验菌株接种至含有样品3的牛奶中,培养36小时。利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中的M1含量,结果显示,在添加了实验菌株的牛奶中,M1的含量下降了约20%。通过培养液的离心和析取,得到一株接种活性高、具有M1降解能力的菌株,命名为M1-1。 3.3菌株M1-1的鉴定 通过分析M1-1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RNA基因序列,将该菌株鉴定为属于屎肠杆菌属(Escherichiacoli),其基因编号的相似度为99%。此外,M1-1能够产生β-半乳糖苷酶和β-半乳糖苷苷化酶,对M1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四、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牛奶中M1的检测,筛选出了一株能够降解M1的细菌菌株M1-1,并进行了鉴定。该菌株属于屎肠杆菌属,具有良好的M1降解能力。 屎肠杆菌已被证明能够产生一些消化酶和有益菌素,这些生物活性物质有利于人体健康。随着对屎肠杆菌的深入研究,该菌株被发现具有诸如抗菌药物耐药性、毒力因子等不良性质。这些结果提示在使用M1降解菌株时,应首先评估其安全性。 不同的菌株对M1的降解效率不同,因此在使用细菌菌株降解M1时,应该选择对人体无害的菌株,同时确保其降解效果可靠。 本研究中,菌株M1-1具有良好的M1降解效果,未来的工作将会探究如何将该菌株发展为一种有效、安全的降解菌株。 参考文献 1.H.Li,N.Chen,R.Fan,etal.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lactobacillusplantarumJLAU103withabilitytodegradeaflatoxinB1.FoodControl.2017,(80):9-16. 2.Y.Liu,J.Wu,J.Li,etal.SafeandefficientdetoxificationofaflatoxinB1inricebyBacillusvelezensis.FoodChem.2018,(244):448-453. 3.X.Xi,Y.Wang,H.Sun,etal.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BacilluscereusstrainRS1withdegradingaflatoxinB1andheavymetalsdetoxificationpotentialsforfeedsandfoodsafetyapplications.FoodControl.2017,(80):30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