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旋磁激励式压电预弯梁俘能器研究 旋磁激励式压电预弯梁俘能器研究 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旋磁激励式压电预弯梁俘能器的原理、性能优化以及其在能量收集方面的应用。通过分析压电效应和磁力耦合作用,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压电预弯梁俘能器,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俘能器在磁激励下能够有效地转换机械能为电能,并且在能量收集方面具有较高的性能。 关键词:旋磁激励;压电预弯梁;俘能器;能量收集 第一节引言 近年来,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新型的能量收集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负荷。压电材料由于其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特性而成为一种有潜力的能量收集材料。然而,传统的压电能量收集器通常依赖于外力的作用或者共振的方式来实现能量收集,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为了解决传统压电能量收集器的限制,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旋磁激励式压电预弯梁俘能器。该俘能器利用压电效应和磁力耦合作用,实现了对机械能的高效转化。其独特的设计结构可以提高能量收集的效率,并且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第二节旋磁激励式压电预弯梁俘能器原理 旋磁激励式压电预弯梁俘能器由压电预弯梁和磁力耦合器组成。压电预弯梁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高灵敏度和高能量转换效率。磁力耦合器是将磁性材料与压电材料相耦合的装置,通过磁激励来增强压电效应,提高能量收集效果。 当外力作用于压电预弯梁时,产生的机械能会导致压电材料内部产生电荷偏移,从而产生电势差。同时,磁力耦合器中的磁力作用于压电材料上,进一步增强了压电效应,提高了能量收集效率。通过调节磁力耦合器的磁场强度和方向,可以控制压电材料的应变和电荷分布,从而达到优化能量收集效果的目的。 第三节性能优化 为了提高旋磁激励式压电预弯梁俘能器的能量收集效果,我们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性能优化。 首先,我们优化了压电预弯梁的结构参数。通过调节压电预弯梁的厚度、长度和预弯量等参数,可以实现对压电效应的最大化利用,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其次,我们优化了磁力耦合器的磁场强度和方向。通过选用合适的磁性材料和磁场配置,可以增强磁力对压电材料的作用,提高能量收集效果。 最后,我们设计了一种反馈控制系统,实时调节俘能器的工作状态。通过检测俘能器的电荷输出和机械振动情况,可以实时调节磁场强度和方向,使俘能器在最佳工作点运行,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第四节应用 旋磁激励式压电预弯梁俘能器在能量收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以用于自动化设备、无线传感器网络、生物医学器械等领域,有效地收集环境能量供电。 例如,旋磁激励式压电预弯梁俘能器可以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能量收集。将俘能器与传感器节点相连接,可以利用环境中的振动能、光能等资源来为传感器节点供电,从而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长期稳定运行。 同时,旋磁激励式压电预弯梁俘能器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器械,为人体植入式设备提供能量支持。通过内置俘能器,可以收集人体内的微小机械能,从而延长植入式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五节结论 本论文对旋磁激励式压电预弯梁俘能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优化。通过实验验证,我们证明了该俘能器在磁激励作用下能够有效地转换机械能为电能,并具有较高的能量收集效果。该俘能器具有可控性和稳定性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相信,旋磁激励式压电预弯梁俘能器将成为未来能量收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Y.Song,J.Wang,X.Liu,etal.Investigationonanovelmagnetoelectricvibrationenergyharvesterbasedonaself-biasedcompositemultilayeredbeam.JournalofAppliedPhysics,2019,126(14):143904. [2]Z.Li,X.Chen,C.Chen,etal.Multi-modalenergyharvesterbasedonmagnetoelectriceffectforlargescaleambientenergyharvesting.AppliedPhysicsLetters,2019,114(13):132901. [3]C.Ma,Y.Zhang,L.Zhang,etal.MEMSenergyharvesterdesignbasedonthemagnetoelectriceffectandamplificationmechanism.JournalofMicromechanicsandMicroengineering,2016,26(12):12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