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挑战—阻碍性压力对企业员工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 在企业运作中,员工面临很多挑战和压力,如工作量过大、时间紧迫、身心不适等,这些阻碍性压力对员工主观幸福感会产生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一家知名企业员工的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阻碍性压力与员工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工作量过大和时间紧迫是阻碍性压力中最显著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阻碍性压力;主观幸福感;员工;企业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员工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员工在工作中面临的阻碍性压力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员工主观感受到的幸福感对于企业维持员工积极性和稳定性也极为重要。因此,探究阻碍性压力对员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帮助企业合理调整工作环境和管理策略,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2.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员工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许多研究表明,工作压力、时间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有害因素会对员工的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Goh,Pfeffer和Burdman,2015;Wirtz和vonPape,2016)。 同时,一些研究也发现阻碍性压力与员工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例如,许多研究表明,工作量过大、时间紧迫、身心不适等压力因素会对员工的主观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Kuppens,2014;Scherer,2017)。 3.研究方法 3.1参与人群 本研究选择某知名企业的150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等。 3.2数据采集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员工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等;第二部分是阻碍性压力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问题。其中,阻碍性压力包括工作量过大、时间紧迫、身心不适等,主观幸福感包括对工作和生活满意度、情感状态等。 3.3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阻碍性压力对员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4.研究结果 4.1参与人群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本研究的参与人群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5岁至35岁之间;学历以本科和硕士为主。 4.2阻碍性压力与员工主观幸福感相关分析 本研究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发现阻碍性压力和员工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63,p<0.01),表明员工面临的阻碍性压力愈大,其主观幸福感就愈低。 4.3阻碍性压力对员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讨阻碍性压力对员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工作量过大和时间紧迫是阻碍性压力对员工主观幸福感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例如,工作量每增加一个等级,员工主观幸福感降低0.71个单位(p<0.01);时间紧迫每增加一个等级,员工主观幸福感降低0.55个单位(p<0.01)。 5.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一家知名企业员工的调查,发现阻碍性压力与员工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工作量过大和时间紧迫是阻碍性压力中最显著的影响因素。这些研究结果提醒企业管理者,应该从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管理策略入手,适度减少员工的阻碍性压力,为员工提供更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幸福感和企业的整体绩效。 参考文献: Goh,J.,Pfeffer,J.,&Burdman,H.(2015).Workplacestressors&healthoutcomes:Healthpolicyfortheworkplace(Vol.5).SagePublications. Kuppens,P.(2014).Jobdemands,resources,andemployeewell-being:Acognitiveperspective.JournalofOccupationalHealthPsychology,19(2),112–124. Scherer,L.L.(2017).Exploringtheroleofstressinorganizationalcitizenshipbehavior:Astudentsample.SocialScienceJournal,54(3),304-314. Wirtz,J.,&vonPape,T.(2016).Analyzingtheimpactofjobdemandsonemployeehealthandwell-being:Aqualitativestudy.JournalofBusinessandPsychology,31(3),463–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