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徽州与苏州传统民居窗雕艺术特征比较研究 徽州与苏州传统民居窗雕艺术特征比较研究 窗是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负责通风换气、采光照明的功能,更是人们向外交流的窗口。窗台、窗棂、窗花等窗雕构件是中国传统民居独具特色的建筑装饰,它们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反映了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特征。徽州和苏州是中国南方历史文化发达的地区,两地的传统民居窗雕艺术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征。本文将通过对徽州和苏州传统民居窗雕艺术的比较研究,探究两地窗雕艺术的差异和共同点,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一、徽州传统民居窗雕艺术特征 徽州传统民居窗雕艺术是安徽省徽州地区独特的建筑装饰形式,派生于徽州古典文化和徽商文化的传统。徽州建筑十分注重对称、对比、变化和刻画细节,尤其擅长使用石材、木材、砖瓦等材料进行切割、雕琢和拼接等工艺制作。从窗台、窗棂、窗花等构件上,可以看出徽州传统民居窗雕艺术的独特特征: 1.窗台:徽州的窗台又称户头,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徽州的窗台制作讲究精巧,高度与窗户相适应,石质或木质窗台的侧面常用鲤鱼、蜀葵、连珠花、珂罗花等动植物和民间传说的人物和故事进行雕刻。徽州窗台的装饰主题也非常丰富,有“寿”、“福”、“财”、“子孙”等吉祥寓意,其中尤以“寿”字最为常用。 2.窗棂:窗棂是窗户的框架部分,其造型多种多样。徽派窗棂多为木质制作,视窗大小、方位以及主人的不同身份、不同祖屋等因素而产生不同形制和造型变化。常见的窗棂花式有贝壳窗、三角窗、半圆窗、人字窗、方砖窗等,每一种窗棂的花纹和图案设计都各具特色。 3.窗花:窗花是徽州传统民居窗雕艺术中最为丰富多彩、应用最广泛的部分。窗花造型多种多样,颜色斑斓,寓意深刻,常常绘制人物、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传统文化图案等元素。徽州的窗花表现方式很自由,不拘泥于传统习俗,因此呈现出独具时代特色。 二、苏州传统民居窗雕艺术特征 苏州传统民居窗雕艺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苏州古典园林和建筑以精美细腻、小巧玲珑、藏珍于微而著名。苏派窗雕制作工艺也极为考究,常常运用到木雕、砖雕、石雕等多种工艺。苏州传统民居窗雕艺术的主要特征包括: 1.外檐:苏派民居的外檐是铭刻着地方特色的难得遗物。外檐表现了明清时期苏州文化精髓的内涵和风貌。外檐造型以伸出去、歪斜着、隆起的线条表现建筑的轮廓,赋予了建筑更加自由、活泼的形态。 2.窗花:苏派窗花制作精美,通常是白色石膏浮雕,形态华丽而精细。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各类自然物象常见于苏州窗花中。同时,苏派窗花元素里经常代表着门窗主人的吉祥寓意,并与建筑整体设计相协调。 3.窗框:苏派民居的窗框一般也采用石雕,多使用白色石料,造型类似分龙、兰花、仙鹤等。苏派石雕形象流畅,线条优美,给人一种华贵、典雅、精致的感觉。 三、徽州与苏州传统民居窗雕艺术比较 1.艺术形式:徽派的窗雕形式讲究“笔直”,苏派的窗雕更为自由、灵活。徽派窗雕图案性更强,凝聚着徽州传统文化和民俗元素,如“八仙过海”、“百子千孙”等;苏派窗雕则更注重细腻,运用植物、飞禽走兽等自然元素进行雕刻。 2.制作材质:徽派窗雕主要使用精美的石材、木材、砖瓦等材料,窗台的侧面常用鲤鱼、蜀葵、连珠花、惠安石等进行雕刻;苏派的窗雕则多采用白色石膏浮雕制作,以保持基本白色,同时又有一些灰色、粉色、黄色等颜色的加入,更显典雅、精致。 3.园林建筑对窗雕影响:徽派和苏派两地的园林建筑对窗雕独具影响力。徽州地区的园林建筑窗雕通常是以“穿堂风景”为主,考虑到从穿堂看到的窗户框饰就是建筑外观的部分中的重点,因此徽派窗雕设计更加华丽,刻画细致,追求对称和变化;而苏州地区的园林建筑窗雕设计则更加注重玄妙、细腻、深邃,强调逼真的艺术效果,更加讲究韵味和意境。 结论: 徽州和苏州传统民居窗雕艺术在艺术形式、制作材质、园林建筑对窗雕影响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徽派窗雕以线、形、色的刻画为主,其刻画方格、图案颜色灿烂,线条简洁、流畅,具有明显的民间传统趣味;苏派窗雕造型精美、图案精细,色彩典雅,线条优美,令人齿颊留香。这两种窗雕风格虽有所不同,但均秉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上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江苏住建厅.苏州传统民居窗雕[J].民居建筑,2007(1):33-34. [2]熊李,陈子龙.徽派窗花技艺的传承与发展[J].文博生态,2014(17):142-143. [3]谢祖范.苏州古典园林的窗户设计与装饰[J].装饰,2015(10):127-129. [4]张军.徽派窗雕艺术刍论[J].工艺美术(下半月),2010(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