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合成机理的初步研究 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医药、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将以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合成机理为研究对象,从制备的基本原理出发,引入氧化还原法合成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并通过表征手段对其表面形貌、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分析,最后简要探讨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一、介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原理 作为新型的生物材料,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有许多种,其中较为主流的是化学法和物理法两种。化学法则是指利用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而物理法则是指将羟基磷灰石粉末经过机械研磨、溶胶凝胶等处理方式,将普通的羟基磷灰石转化为介孔羟基磷灰石。 在化学法中,氧化还原法是当前最常用的制备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的方法。它的主要步骤包括三个部分:底部材料的准备、还原剂的选择和反应参数的控制。底部材料通常是化学纯的磷酸二氢钾和氢氧化钙,它们在反应过程中通过离子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晶体。还原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亲电性还原剂,如氢气、甲醇、乙醇等;另一类是高电位还原剂,如纳米锌、纳米镁等。控制反应参数主要是通过改变温度、反应时间、pH值等实现的。 二、合成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的氧化还原法 为利用氧化还原法制备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硝酸钙和草酸二钠作为原材料,根据以下反应:Ca(NO3)2+Na2C2O4→CaC2O4↓+2NaNO3 CaC2O4+Na2HPO4→CaHPO4↓+Na2C2O4 Na2C2O4+Ca(NO3)2+3H2O→CaHPO4↓+2NaNO3+4CO2↑ 首先将硝酸钙、草酸二钠混合,加入水中进行混合溶解,再加入适量的NaOH调节pH至9,继续转移到反应釜中。在还原剂NaBH4的作用下进行还原反应,生成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 三、表征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的结构和表面形貌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图像表明,制备的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呈球形或椭圆形,颗粒大小均匀,分布在5-100nm之间。粒径分布图表明,粒径分布较窄,颗粒形态较规则。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可以看出样品中含有P、Ca、O、H四种元素,同时还有少量的C元素,其来源可能是反应物中未完全转化的有机物质。同时,XPS谱还显示材料表面存在P-OH、P=O两种键,表明样品表面存在羟基、磷氧键。 四、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前景 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具有许多出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适合作为生物医学材料,在医学应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骨组织工程中可以作为骨修复材料,其特殊的介孔结构可以通过控制孔径及有序度等实现自骨组织修复、促进骨的再生。 此外,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还可以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载体,将其载入纳米颗粒中,可以实现靶向性输送,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因此,将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作为载体材料,已在肿瘤化疗、骨质疏松症治疗、神经细胞再生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结论 本文通过表征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的结构和表面形貌,简要探讨了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的制备原理及氧化还原法合成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的方法,最后介绍了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尽管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的制备和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总的来说,这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