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不同秸秆量与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秸秆量与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生长的影响。通过对4个处理组的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等秸秆覆盖量配施无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pH值和有效根深度,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因此,适当增加秸秆覆盖量有助于保护土壤,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玉米的生长产量。 关键词:秸秆量、无机肥、土壤理化性状、玉米生长 1.研究背景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地土壤资源的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增加农田土壤的产能、提高农作物质量和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了当前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管理领域值得关注的问题。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物,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秸秆可用于生产饲料、生物质能、制成基质、供土种植和处理农田秸秆等。同时,适当的秸秆还能用于保护土地,提高土地的产能和改善土壤环境。 土地肥力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农作物种植的不断加强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壤理化性状和肥力逐渐衰退。为了提高土地肥力,农民常使用无机化肥。但是,大量的无机化肥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导致土壤富含硝酸盐和无机磷酸盐,从而降低土地的肥力和产能。因此,如何维护土地肥力、减少肥料的使用,是当前农业生产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2.研究方法 2.1材料与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有4个处理组,分别是CK(不施肥,不覆盖秸秆)、M(中等秸秆覆盖量,不施肥)、MF1(中等秸秆覆盖量,低标准无机肥)、MF2(中等秸秆覆盖量,高标准无机肥)。选取土地面积50平方米,选取玉米作为研究对象。除了CK组外,其他组的施肥量按每公顷20kg氮、20kg磷、20kg钾的标准进行施肥。在生长季节中分别测定每组的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的产量等参数。 2.2分析方法 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采用标准方法测定,土壤pH值采用酸碱计测定;玉米的收获期采用区间收获,称重并记录每一组的玉米产量。 3.研究结果及分析 3.1土壤理化性状 如表1所示,与CK组相比,中等秸秆覆盖量下,无机肥配施组的土壤pH值提高了0.2-0.3,而无机肥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从而有效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 表1不同处理组的土壤理化性状数据 处理组soilorganicmattercontent(%)totalnitrogencontent(%)totalphosphoruscontent(%)availablephosphoruscontent(mg/kg)pHvalue CK3.71±0.17a0.17±0.02a0.13±0.01a5.86±0.48a6.28±0.05a M4.42±0.12a0.22±0.01a0.17±0.01a8.45±0.44a6.54±0.03b MF15.12±0.23b0.28±0.02b0.22±0.01b10.40±0.60b6.88±0.03c MF25.86±0.35c0.34±0.02c0.27±0.01c12.68±0.86c7.01±0.02d 注:同行字母表示没有显著差异(P>0.05) 3.2玉米产量 图1展示了不同处理组的玉米产量数据。结果表明,无机肥配施的产量显著高于未施肥和不覆盖秸秆的组别,其中,MF2组的玉米产量最高,为2402.1kg/hm²,提高了37.1%;M和MF1组的产量也比CK组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中等秸秆覆盖量对于玉米的增产也起到了积极作用,M组的玉米产量比CK组增加了11.2%。因此,添加适量的无机肥和中等的秸秆覆盖量,对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玉米产量是必要的。 图1不同处理组的玉米产量数据 4.结论 本次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秸秆量与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生长的影响。通过对中等秸秆覆盖量下不同施肥量的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等秸秆覆盖量配施无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改善土壤酸碱度和有效根深度,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因此,适当增加秸秆覆盖量有助于保护土壤,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提高玉米的生长产量。 参考文献: [1]张玲玲,石万胜,赵春.秸秆还田技术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12):89-91. [2]董珊,崔桂芝,杨洁.无机肥与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的模拟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7,(36):87-94. [3]哈达.秸秆还田技术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41):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