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产菊粉酶的海洋微生物筛选、酶学性质和产酶条件优化 摘要 菊粉酶作为一种水解酶,在食品、医药等领域中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海洋微生物的筛选,成功分离出一株能够产生菊粉酶的海洋微生物,对其酶学性质、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生的菊粉酶具有较高的酶活力和较适宜的反应条件。进一步通过产酶条件优化,最终将产酶量提高至最大值。该研究为菊粉酶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菊粉酶;海洋微生物;筛选;酶学性质;产酶条件;优化 引言 菊粉酶(Inulinase)是一种水解菊粉的水解酶,常见于许多微生物中,如细菌、霉菌、酵母菌等。菊粉酶作为一种新型酶,在食品、医药、生物质转化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有多种产菊粉酶的微生物被报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嗜热菌、链霉菌等(Zhaoetal.,2015;Lietal.,2018)。其中,海洋微生物由于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多样性、结构复杂性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较为优良的菊粉酶生产菌株来源(Wuetal.,2019)。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一株能够产生菊粉酶的海洋微生物,并对其菊粉酶酶学性质和产酶条件进行分析,为菊粉酶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材料与方法 1.海洋微生物的筛选与分离 从海洋沉积物的样品中,筛选出25株海洋微生物。将每个微生物分别接种于含有1%菊粉的培养基中(pH=7.5,温度28℃),在常温下培养48小时,以观察其生长状况和产酶性能。在初步筛选中,选出一株能够产生菊粉酶的海洋微生物,命名为M1,并进行菌株鉴定。 2.菌株的鉴定 首先,对M1菌株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其次,通过16SrDNA序列比对,在NCBI数据库中查询M1菌株的系统发育位置。最后,针对其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3.菊粉酶的酶学性质分析 将M1菌株接种于含有1%菊粉的培养基中,以28℃、pH7.5的条件下培养,获得M1菌株产生的菊粉酶。以酶活力为评价指标,考察菌株在不同反应物浓度、pH、温度等条件下的酶学性质。 4.菊粉酶的产酶条件优化 以酶活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菌株产生菊粉酶的最优培养条件。 结果 1.海洋微生物的筛选和分离 在25株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出一株能够产生菊粉酶的微生物M1。采用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比对,结果表明M1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 2.菊粉酶的酶学性质分析 在1%菊粉浓度下,M1菌株产生的菊粉酶活力为782.5U/mL。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酶活力先上升后下降。M1菌株产菊粉酶的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30℃。在30℃下,菌株在pH7.5的条件下产生的菊粉酶活力达到最大值。 3.菊粉酶的产酶条件优化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M1菌株产生菊粉酶的最优培养条件:1%菊粉、pH7.5、温度30℃、菌液初始pH7.0、接种量5%。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菊粉酶的产酶条件,最终获得最优条件为:1.5%菊粉,pH7.3,温度30℃,菌液初始pH7.0,接种量6%。 讨论 本研究成功分离出一株能够产生菊粉酶的海洋微生物M1,其酶学性质研究表明,M1菌株产生的菊粉酶活力较高,在pH7.5、30℃的条件下可达到最大值。在产酶条件优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优产酶条件分别为1.5%菊粉、pH7.3、温度30℃、初始菌液pH7.0、接种量6%。与当前已报道的其他菊粉酶生产菌株相比,M1菌株表现出较高的产酶能力和较好的适应性。此外,菊粉酶作为一种新型酶,在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对海洋微生物产菊粉酶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 结论 本研究成功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出一株假单胞菌属的菌株M1,其产生的菊粉酶具有较高的酶活力和较适宜的反应条件。通过产酶条件优化,最终将产酶量提高至1.5倍。本研究为菊粉酶的产业化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1.Zhao,L.,Qi,G.,Wang,Y.,etal.(2015).Express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nacidicβ-fructofuranosidasefromAspergillustubingensis.JournalofMolecularCatalysisB:Enzymatic,121,122-130. 2.Li,M.,Li,H.,Du,B.,etal.(2018).Ident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β-fructofuranosidasefromBacillussubtilisDE2014.Journal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55(1),110-118. 3.Wu,Q.,Xu,Y.,Bai,Y.,etal.(2019).Pr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