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锰酸钾改性汉麻秆芯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研究 高锰酸钾改性汉麻秆芯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高锰酸钾改性汉麻秆芯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通过对高锰酸钾改性汉麻秆芯进行表征分析,并对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和平衡等方面的研究,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初始亚甲基蓝浓度和溶液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改性汉麻秆芯对亚甲基蓝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并且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关键词:高锰酸钾;汉麻秆芯;亚甲基蓝;吸附性能 1.引言 亚甲基蓝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制革、印染和造纸工业等领域。然而,亚甲基蓝的存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它具有毒性、生物难降解等特点,对水体中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寻找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方法去除亚甲基蓝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生物质材料因其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再利用性和环境友好性,在吸附剂的研究中受到广泛的关注。汉麻秆芯作为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具有孔隙结构和丰富的官能团,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吸附材料。然而,由于其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限制了其在吸附过程中的应用,因此需要通过改性方法来提高其吸附性能。 高锰酸钾是一种常见的改性剂,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较高的表面活性,可以将汉麻秆芯表面上的官能团活化,增加吸附位点,并增加吸附容量。因此,本文通过对高锰酸钾改性汉麻秆芯和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和利用效率。 2.实验方法 2.1实验材料 汉麻秆芯样品来源于当地农田,经过粉碎和筛分得到粒径为0.5-1mm的颗粒。 2.2实验步骤 (1)高锰酸钾改性:将100g汉麻秆芯与500mL0.1mol/L高锰酸钾溶液一起搅拌2小时,烘干后于60℃下恒温2小时。 (2)实验条件:将一定质量的改性汉麻秆芯样品与一定体积和浓度的亚甲基蓝溶液混合,pH值调节至所需范围。在一定时间后,离心沉淀,测量上清液中亚甲基蓝的浓度。 (3)计算吸附量:根据上述测量结果,计算吸附量。 3.结果与讨论 3.1高锰酸钾改性汉麻秆芯表征分析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对高锰酸钾改性汉麻秆芯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经过高锰酸钾改性后,汉麻秆芯的孔隙结构更加发达,表面出现了更多的官能团。 3.2吸附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吸附剂用量、初始亚甲基蓝浓度和溶液pH值对吸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当吸附剂用量增加时,亚甲基蓝的吸附量逐渐增加,但吸附率却逐渐降低。随着初始亚甲基蓝浓度的增加,吸附量也逐渐增加,但吸附率下降。当溶液pH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吸附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3.3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性质 通过对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平衡性质进行研究,发现高锰酸钾改性汉麻秆芯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4.结论 高锰酸钾改性汉麻秆芯对亚甲基蓝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剂用量、初始亚甲基蓝浓度和溶液pH值对吸附性能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为高锰酸钾改性汉麻秆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SmithAD,LopezLR,McDonaldRS.Adsorptionofmethyleneblueontoguavabark(Psidium,guajava)andguavaseeds[J].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Health,Parta: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andToxicology,2003,38(8):1821-1831. [2]TanIAW,AhmadAL,HameedBH.Adsorptionofbasicdyeonhigh-surfaceareaactivatedcarbonpreparedfromcoconuthusk:equilibrium,kineticandthermodynamicstudies[J].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08,154(1-3):337-346. [3]SiddiqueT,MehtabAhmedM,KhanMZM,etal.Comparativeadsorptionstudyofindustrialdyesontoactivatedcarbonpreparedfromricehusk,sugarcanebagasseandbananaleaves[B].InnovationsinChemicalEngineering,HongKong,20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