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鲁棒微表情关键点定位及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鲁棒微表情关键点定位及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摘要:微表情是人类情绪表达的一种非常微弱的面部肌肉活动,具有重要的识别和分析价值。本文针对微表情的关键点定位和特征提取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鲁棒的算法。首先,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对面部图像进行特征学习,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获取面部图像的高级特征表示。然后,通过关键点检测技术,对特定区域进行关键点定位。最后,通过特征提取方法将微表情的关键点坐标转化为特征向量进行分析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微表情识别任务上取得了较好的性能。 关键词:微表情、关键点定位、特征提取、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 1.引言 微表情是人类情绪表达的一种微弱的面部肌肉活动,通常持续时间较短,难以察觉。然而,微表情中包含的情绪信息对于情感分析、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微表情的关键点定位和特征提取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旨在提出一种鲁棒的算法,能够准确地定位微表情的关键点并提取有效的特征,为微表情的识别和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2.相关工作 关键点定位和特征提取是微表情研究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关键点定位一方面能够提供微表情的形状信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减小后续特征提取的计算复杂度。常用的关键点定位方法包括基于人工设计的模板匹配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模板匹配方法的缺点是对于不同的表情样本,需要重新设计模板,且对噪声和遮挡较为敏感。而卷积神经网络方法通过特征学习能够自动提取微表情的高级特征表示,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特征提取方面,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局部二值模式(LocalBinaryPatterns,LBP)、Gabor滤波器等。这些方法能够从关键点周围提取纹理和结构特征,从而描述微表情的细微变化。 3.算法设计 本文提出的鲁棒微表情关键点定位及特征提取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面部图像的预处理;(2)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学习;(3)关键点检测和定位;(4)特征提取。 3.1面部图像的预处理 在微表情的关键点定位和特征提取过程中,首先需要对面部图像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面部图像的裁剪、缩放、灰度化等操作,旨在提取出面部区域的有效信息并降低后续处理的计算复杂度。 3.2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学习 在预处理之后,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对面部图像进行特征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具有自动学习有效特征表示的能力,能够提取微表情的高级特征。通常采用的网络结构包括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等。通过多层卷积和池化操作,能够逐步提取出面部图像的抽象特征表示。 3.3关键点检测和定位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得到特征表示之后,通过关键点检测技术对特定区域进行关键点定位。常用的关键点检测方法有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和基于特征点描述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能够提高关键点定位的准确度和鲁棒性,从而为后续的特征提取做好准备。 3.4特征提取 通过关键点定位得到微表情的关键点坐标之后,采用特征提取方法将其转化为特征向量进行分析和识别。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局部二值模式(LocalBinaryPatterns,LBP)、Gabor滤波器等。特征提取过程可以捕捉微表情的纹理和结构特征,用于描述微表情的细微变化。 4.实验结果 本文采用公开的微表情数据库进行实验,并与现有的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鲁棒微表情关键点定位及特征提取算法在微表情识别任务上取得了较好的性能。通过有效的特征学习和关键点定位,能够获取到微表情的高级特征表示,从而提高了微表情的识别准确度和鲁棒性。 5.结论与展望 本文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微表情关键点定位及特征提取算法,通过深度学习和关键点检测技术,能够准确地定位微表情的关键点并提取有效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微表情识别任务上取得了较好的性能。然而,微表情的识别和分析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光照变化、位移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改进算法,提高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推动微表情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Li,X.,Hong,X.,&Jain,A.(2017).FacialMicro-ExpressionAnalysis:StateoftheArtandANewDatabase.IEEETransactionsonAffectiveComputing,8(2),145-158. 2.Sariyanidi,M.,Pavlovskaia,E.,&Salah,A.(2017).RobustOpticalFlowEstimationforMicro-ExpressionDetection.IEEETransactionsonAffectiveComputing,8(2),178-191. 3.Chen,X.,Mahoor,M.H.,&Zhou,F.(2018).De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