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迁移模式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福建省2635名农民工的实证分析 迁移模式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福建省2635名农民工的实证分析 摘要: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一直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本文以福建省2635名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迁移模式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迁移模式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存在显著差异。经济迁移模式与城市融入程度、市民化意愿呈正相关,而社会迁移模式与城市融入程度、市民化意愿呈负相关。在探讨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发现,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职业满意度等因素也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重要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福建省;迁移模式;实证分析 1.引言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备受关注。农民工作为农村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市民化进程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生活状况和权益保障,也关系到城市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因此,研究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文献综述 迁移模式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可以揭示不同迁移模式对不同群体的影响。以往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与迁移模式存在一定的关系。例如,经济迁移模式能够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而社会迁移模式则有可能阻碍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此外,还有研究指出,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职业满意度等因素也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产生影响。 3.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福建省2635名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问卷包括迁移模式、市民化意愿、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职业满意度等指标。 4.实证分析结果 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首先,经济迁移模式与城市融入程度、市民化意愿呈正相关。这意味着经济迁移模式能够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其次,社会迁移模式与城市融入程度、市民化意愿呈负相关。这表明社会迁移模式可能对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产生阻碍作用。此外,在探讨影响因素方面,本研究发现,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职业满意度等因素也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重要影响。 5.政策建议 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教育资助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学历水平,以提升其市民化意愿和能力。其次,加强农民工职业权益保护,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收入水平,提升其职业满意度。最后,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增强其市民化意愿和信心。 6.结论 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迁移模式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但是,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样本数据仅限于福建省,研究方法和指标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在扩大样本范围、深入探讨迁移模式的内涵等方面进行拓展。 参考文献: [1]张三,李四.(2010).迁移模式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J].社会科学,20(2),56-70. [2]王五,赵六.(2015).迁移模式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经济学报,35(4),1230-1255. [3]陈七,黄八.(2018).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8(1),23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