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葡萄酒渣多酚类物质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葡萄酒渣多酚类物质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摘要: 葡萄酒渣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有助于人体健康。本实验以提高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率为目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优化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酒渣与溶剂质量比为1:30,提取温度为45°C,提取时间为45分钟,超声波功率为200W。在此条件下,多酚类物质提取率达到了25.6%,显著提高了传统提取方法的效果。同时,提取得到的多酚类物质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IC50值达到了17.8μg/mL。因此,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可以有效提高葡萄酒渣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率,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葡萄酒渣,多酚类物质,超声波辅助提取,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 1.引言 葡萄酒渣是酿酒过程中副产品,富含多酚类物质,如原花青素、儿茶素等。这些多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对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脂、抗癌等有积极作用。因此,提取葡萄酒渣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传统提取方法中,溶剂的选择、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提取效果有较大影响。近年来,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提取,其具有高效、快速、无污染等优点。本研究旨在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提高葡萄酒渣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率,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本实验采用新鲜葡萄酒渣作为研究对象,葡萄酒渣经过晾晒后研磨成粉末状。其他材料包括乙醇、水和DPPH。 2.2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在超声波提取过程中,影响提取率的因素包括酒渣与溶剂质量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波功率。通过正交试验和回归分析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提取过程中,样品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30,提取温度为45°C,提取时间为45分钟,超声波功率为200W。 2.3多酚类物质提取率的测定 提取得到的多酚类物质通过分光光度法在725nm处测定吸光度,利用已知多酚类物质标准曲线计算提取率。 2.4抗氧化活性测定 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测定。实验中,将多酚类物质添加到DPPH溶液中,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变化计算抗氧化活性。 3.结果与讨论 3.1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酒渣与溶剂质量比为1:30,提取温度为45°C,提取时间为45分钟,超声波功率为200W。在此条件下,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率为25.6%。 3.2抗氧化活性研究 实验结果显示,提取得到的多酚类物质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IC50值为17.8μg/mL。这表明提取得到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4.结论 本研究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提高葡萄酒渣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率,并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酒渣与溶剂质量比为1:30,提取温度为45°C,提取时间为45分钟,超声波功率为200W。在此条件下,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率达到了25.6%。同时,提取得到的多酚类物质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IC50值达到了17.8μg/mL。因此,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可以有效提高葡萄酒渣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率,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参考文献: [1]YangB,JiangY,ShiJ,etal.Extractionandpharmacologyresearchprogressofprocyanidins[J].FoodandFermentationTechnology,2009,45(3):145-150. [2]XuXY,GaoQH,LinL,etal.Advancesinresearchonactiveingredientsandphysiologicaleffectsofgrapepomace[J].ChineseJournalofModernAppliedPharmacy,2013,30(10):1161-1165. [3]WangHF,LuCY,FanWM,etal.Ultrasound-assistedextractionofpolyphenolsfrompomegranatepeel[J].FoodScience,2016,37(15):292-295. [4]LiuJL,FangZX,WuJ.AntioxidantactivityofpolysaccharidesfromLonicerajaponica[J].FoodScience,2012,33(2):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