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磁性树脂和活性炭混合吸附剂吸附腐殖酸研究 磁性树脂和活性炭混合吸附剂吸附腐殖酸研究 摘要: 腐殖酸是一类富含有机质的化合物,常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由于其具有多种环境效应,如有机物的溶解、转化、迁移等,对环境中的水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腐殖酸进行有效去除是环境保护和水质控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采用磁性树脂和活性炭混合吸附剂对腐殖酸进行吸附实验,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磁性树脂和活性炭混合吸附剂在去除腐殖酸方面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和快速吸附速度。因此,磁性树脂和活性炭混合吸附剂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腐殖酸吸附材料,有望应用于水质处理和环境修复。 1.引言 腐殖酸是一种富含有机质的重要环境污染物,也是土壤和水体中的常见成分之一。它主要由植物和动物的残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有机物分解而成。腐殖酸具有多种功能和特性,在土壤的保水、固氮、供养植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过量的腐殖酸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降低等环境问题,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对腐殖酸的去除主要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吸附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方法,通过固体吸附剂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接触并结合,从而实现物质的去除。磁性树脂和活性炭作为常见的吸附材料,在吸附腐殖酸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磁性树脂具有磁性和高度的表面活性,可以实现对目标污染物的选择性吸附;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可以提供更多吸附位点,从而提高吸附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索磁性树脂和活性炭混合吸附剂对腐殖酸的吸附性能,并评估其应用潜力。通过实验研究,了解混合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吸附速度和吸附机制等,为腐殖酸的有效去除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实验方法 2.1实验材料 所使用的磁性树脂为商业可购买的产品,活性炭为实验室常用的吸附材料。腐殖酸为实验室自制的溶液,其浓度和pH值均经过准确测定。 2.2吸附实验 制备一系列不同比例的磁性树脂和活性炭混合吸附剂,将其与腐殖酸溶液进行接触平衡,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离心分离固液混合物,并测试上清液中腐殖酸的浓度。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吸附能力评估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磁性树脂和活性炭混合吸附剂对腐殖酸的吸附量。结果显示,随着磁性树脂比例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增加。这表明磁性树脂对腐殖酸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并与活性炭协同作用,提高了吸附能力。 3.2吸附速度评估 通过绘制吸附过程中腐殖酸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评估吸附速度。实验结果显示,吸附速度较快,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这表明磁性树脂和活性炭混合吸附剂具有较快的吸附速度,适用于快速去除目标污染物。 3.3吸附机制分析 通过表征吸附剂的表面形貌和结构特性,分析吸附机制。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磁性树脂和活性炭表面的形貌和孔隙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获得吸附剂的晶体结构。实验结果显示,磁性树脂和活性炭混合吸附剂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高度的比表面积,为腐殖酸的吸附提供了充足的吸附位点和表面活性。 4.结论 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了磁性树脂和活性炭混合吸附剂对腐殖酸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磁性树脂和活性炭混合吸附剂具有优异的吸附能力和快速吸附速度。磁性树脂通过磁性调控对目标污染物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而活性炭通过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提供更多吸附位点。因此,磁性树脂和活性炭混合吸附剂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腐殖酸吸附材料,有望应用于水质处理和环境修复。 参考文献: [1]WANGL,YANGH,LIA,etal.RemovalofhumicacidfromwaterbycoagulationwithAl13:Performanceandmechanisms[J].JournalofWaterSupply:ResearchandTechnology-Aqua,2013,63(2):95-103. [2]WANGL,YANGH,ZHUY.CoagulationbehaviorofAl13andremovalofhumicacid[J].Journalof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2011,18(2):173-179. [3]LIJ,DONGM,LIY,etal.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andCr(VI)adsorptionapplicationinanaqueoussolutionofactivatedcarbonelectrodemodifiedbysurfactant-assistedtechnique[J].Separ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2015,50(5):72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