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验参数对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土壤含水率定量模型的影响 实验参数对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土壤含水率定量模型的影响 摘要: 近红外光谱是一种常用于分析土壤性质的非破坏性技术。土壤含水率是农业生产和土地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本文通过对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土壤含水率定量模型的实验参数进行研究,分析了参数对模型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选择光谱范围、样本数量、特征提取方法和建模算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参数的影响,以得到较为准确和可靠的土壤含水率定量模型。 1.引言 土壤含水率是土壤重要的生理、化学和物理性质之一,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地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土壤含水率测试方法通常费时费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红外光谱技术成为了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测试手段。该技术通过测量土壤样品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来分析土壤性质。然而,由于土壤含水率的测量值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类型、土壤组成、土壤湿度和环境条件等,因此需要建立准确可靠的定量模型来预测土壤含水率。 2.方法 本实验选择了一定数量的土壤样本,通过近红外光谱仪测量其在700-2500nm波段的反射率。然后,利用不同参数进行实验设计和建模,研究参数在模型精度和稳定性上的影响。 2.1光谱范围的选择:实验中会选择不同的光谱范围进行建模,如700-1000nm、1000-1700nm和1700-2500nm。通过比较各个光谱范围下的建模结果,找出对土壤含水率预测更准确的范围。 2.2样本数量的确定:样本数量是建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实验中会选择不同数量的样本进行建模,并比较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样本数量较少的情况下,通过交叉验证等方法来评估模型的稳定性。 2.3特征提取方法的选择:特征提取是从光谱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直接影响建模的效果。实验中会选择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如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通过比较不同特征提取方法的建模结果,找出对土壤含水率预测更为准确的方法。 2.4建模算法的选择:建模算法是构建定量模型的关键步骤,不同的算法对模型的性能有影响。实验中会选择常用的建模算法,如支持向量机(SVM)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通过比较不同建模算法的结果,找出对土壤含水率预测更为准确的算法。 3.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不同参数进行实验设计与分析,本研究得到了如下结果: 3.1光谱范围的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在700-1700nm波段内建模的预测精度较高,而在1700-2500nm波段内的预测精度相对较低。这可能是由于该波段内存在较多的大气吸收带和其他干扰因素。 3.2样本数量的确定:实验结果表明,样本数量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特别是在样本数量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交叉验证等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模型的性能。 3.3特征提取方法的选择:实验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是常用且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然而,在不同光谱范围下,它们的表现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特征提取时需要综合考虑光谱范围的选择。 3.4建模算法的选择:实验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SVM)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是常用且有效的建模算法。它们在不同参数设置下的预测精度相对稳定,但在样本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可能存在过拟合问题。 4.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对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土壤含水率定量模型的实验参数进行研究,分析了参数对模型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选择光谱范围、样本数量、特征提取方法和建模算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参数的影响,以得到较为准确和可靠的土壤含水率定量模型。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其他影响因素,如土壤类型、土壤组成和环境条件等,并开发更为精确和稳定的预测模型,以提高土壤含水率的监测和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志勇,李庆华,孙莹.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土壤含水率模型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3,44(12):89-94. [2]张国双,刘建祥.近红外光谱在土壤含水率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学报,2014,26(4):475-482. [3]李盈媛,王高林,郑作良,等.近红外光谱测量技术在土壤质量评价研究中的应用[J].土壤通报,2008,39(2):21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