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物联网的焦化厂智能配煤控制系统的研究 标题:基于物联网的焦化厂智能配煤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工业生产方式正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变。本文针对焦化厂配煤过程中存在的煤炭质量监测不准确、煤炭配比调整不及时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焦化厂智能配煤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煤炭质量、配比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了焦化过程中的煤炭燃烧效率,减少了排放污染物的量,以及提高了生产效益。 关键词:物联网;焦化厂;智能配煤;控制系统 第一节: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对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焦化厂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单位,其配煤过程直接影响着焦化炉的稳定运行和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然而,传统的焦化厂配煤方式存在煤炭质量监测不准确、煤炭配比调整不及时等问题,导致煤炭的燃烧效率低下,浪费资源,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排放。 面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并实现一种智能化配煤控制系统,通过对煤炭质量、配比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焦化过程中煤炭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提高生产效益。 第二节:物联网技术在焦化厂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将各种传感器和装置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在焦化厂中,物联网可以应用于煤炭质量监测、配煤调整、燃烧控制等方面。 2.1煤炭质量监测 传统的煤炭质量监测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取样进行实验室分析,耗时且不准确。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在煤气管道上安装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煤气中的气体浓度、温度等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对煤气的实时监测,可以准确地判断煤炭的质量,避免使用低质量煤炭,降低煤炭的燃烧效率。 2.2配煤调整 在焦化过程中,煤炭的配比需要根据煤炭质量的变化进行调整。传统的方法是通过人工取样进行实验室分析,测量煤炭的灰分、挥发分等指标,然后根据指标进行调整。这种方法耗时且不及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在煤气管道上安装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装置,实时监测煤气中的湿度、温度等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分析。通过对煤气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调整配煤比例,保证焦化过程中煤炭的燃烧效率。 2.3燃烧控制 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在焦化炉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装置,实时监测温度、压力等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分析。通过对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调整燃烧参数,保证焦化炉的正常运行,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 第三节:智能配煤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将采用物联网技术,设计并实现一种智能配煤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网络、云平台和数据分析模块。 3.1传感器网络 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装置,实时监测煤炭质量、配比、燃烧参数等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传感器网络应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装置,以满足焦化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实时监测需求。 3.2云平台 云平台是连接传感器网络和数据分析模块的桥梁,主要用于数据的存储和共享。云平台应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以满足焦化厂大规模数据的处理需求。同时,云平台还应支持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控制,以实现对焦化过程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3.3数据分析模块 数据分析模块是智能配煤控制系统的核心算法模块,主要用于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煤炭质量、配比、燃烧参数等信息的智能分析和调整。数据分析模块应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算法,以提高配煤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自适应能力。 第四节:系统实验与评估 为了验证智能配煤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将设计相应的实验,并通过在实际焦化厂中进行验证。实验将主要包括煤炭质量监测实验、配煤调整实验和燃烧控制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评估智能配煤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第五节:结论与展望 本文针对焦化厂配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煤控制系统。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煤炭质量、配比和燃烧参数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了焦化过程中煤炭的燃烧效率,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生产效益。然而,由于时间和资源有限,本文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够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参考文献: 1.吴喜宝.物联网技术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2.金雷.焦化厂环保技术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8. 3.赵建军.电厂焦化工艺及燃煤炉喷煤技术分析[J].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16(14):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