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区域匹配算法的双目立体匹配技术的研究的任务书 任务书 一、任务背景 随着三维视觉技术的发展,双目立体匹配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双目立体匹配技术利用两个摄像头获取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图像,并通过匹配两个图像之间的对应点,从而得到场景中物体的深度信息和三维结构。双目立体匹配技术在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虚拟现实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当前,基于区域匹配算法的双目立体匹配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区域匹配算法通过将图像划分为不同大小的区域,并计算区域之间的相似度,进而确定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时间复杂度,并且对于大尺度的图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基于区域匹配算法,对双目立体匹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种高效、准确的双目立体匹配方法。具体目标如下: 1.综述双目立体匹配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2.分析区域匹配算法在双目立体匹配中的优势和挑战。 3.设计并实现基于区域匹配算法的双目立体匹配方法。 4.对比实验分析所提方法与其他常用方法的性能差异。 5.提出并实现优化方案,进一步提高双目立体匹配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研究内容 1.综述双目立体匹配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对双目立体匹配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 -回顾和总结近年来相关研究工作,包括传统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 -分析双目立体匹配技术在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应用现状。 2.分析区域匹配算法在双目立体匹配中的优势和挑战 -介绍区域匹配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实现方法。 -分析区域匹配算法在双目立体匹配中的优势和不足。 -探讨如何克服区域匹配算法在大尺度场景下的挑战。 3.设计并实现基于区域匹配算法的双目立体匹配方法 -基于区域匹配算法设计双目立体匹配的流程和框架。 -实现基本的区域划分、相似度计算和匹配点筛选等功能。 -优化算法实现,提高匹配准确性和效率。 4.对比实验分析所提方法与其他常用方法的性能差异 -选择常用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作为对比方法。 -定义评价指标和测试数据集。 -对比实验,分析所提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性能表现。 5.提出并实现优化方案,进一步提高双目立体匹配的准确性和效率 -分析实验结果,找出所提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例如引入更多的特征描述子、采用多尺度策略等。 -实现优化方案,并对比实验进行评估。 四、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 -包括综述双目立体匹配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以及基于区域匹配算法的双目立体匹配方法的设计和实现。 -结果分析和讨论,对比实验结果和其他常用方法的性能差异。 -提出的优化方案和实现结果,以及对优化效果的评估。 -结论和展望,总结研究工作的意义和不足,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2.程序代码 -实现基于区域匹配算法的双目立体匹配方法。 -实现对比实验和优化方案的代码。 3.实验结果和数据集 -包括对比实验的结果数据和性能评估,以及优化方案的实验结果。 五、进度安排 本研究预计用时6个月,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第1-2个月:综述双目立体匹配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分析区域匹配算法的优势和挑战,设计基于区域匹配算法的双目立体匹配方法。 第3-4个月:实现双目立体匹配方法的基本功能,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性能差异。 第5-6个月:分析实验结果,提出优化方案,实现优化方案并进行实验评估,撰写研究报告。 六、参考文献 [1]HirschmullerH.Stereoprocessingbysemiglobalmatchingandmutualinformation[J].IEEETransactionsonPatternAnalysis&MachineIntelligence,2008,30(2):328-341. [2]ZhangR,ZhengC,ZhuB.Globalstereomatchingmethodwithadaptivecostaggregationanddisparityrefinement[J].IEEETransactionsonCybernetics,2015,45(9):1596-1608. [3]ZbontarJ,LeCunY,ČĝrovnikJ.Computingthestereomatchingcostwitha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J].2015. [4]ScharsteinD,SzeliskiR.Ataxonomyandevaluationofdensetwo-framestereocorrespondencealgorithms[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Vision,2002,47(1/2/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