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以竞赛为载体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为例 以竞赛为载体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为例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的培养需求日益增加。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行业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本文以竞赛为载体,探讨了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并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为例展开讨论。通过竞赛的形式,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竞赛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研究表明,以竞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关键词:竞赛;人才培养;应用创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 Introduction: 在信息时代,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在行业中的需求。然而,由于行业的快速变化和技术的更新换代,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培养人才的需求。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需要采取创新的培养模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竞赛作为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将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为例,探讨竞赛为载体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竞赛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首先,竞赛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实践环节。而竞赛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竞赛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钻研精神和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竞赛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个人竞争,缺少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而竞赛作为一种团队活动,要求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和良好的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在竞赛过程中,学生必须共同解决问题,协作完成任务,这种合作的活动方式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2.以竞赛为载体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对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的分析,以竞赛为载体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通过竞赛的形式,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首先,在课程设计中引入竞赛元素,将竞赛的内容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其次,在学校与行业或企业合作的合作项目中引入竞赛元素,让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实践,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提供更广泛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中竞赛的改革与实践 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中,竞赛作为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首先,在课程设计中引入竞赛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例如,可以设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竞赛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分析和处理大量的数据,提升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竞赛活动,提供更广泛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通过参加竞赛活动,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与行业或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4.结论 本文以竞赛为载体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为例进行探讨。竞赛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通过竞赛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研究表明,以竞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勇,张玉,郑思妍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竞赛的探讨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6(2):47-51. 2.戴仲元,张明贤,胡亮等.基于竞赛模式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通信技术,2015(23):120-122. 3.张晓辉,杨光远.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竞赛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4):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