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滴定分析概论第一节滴定分析法和滴定方式一、滴定分析法(一)滴定曲线和滴定突跃8)滴定反应 定量、完全的化学反应滴定突跃 滴定过程中计量点前后测量参数的突变。是衡量滴定是否可行的依据,又是选择指示剂的依据。 滴定突跃范围 突跃所在测量参数的范围,即计量点前后±0.1%相对误差范围内溶液测量参数值的变化。 [In-]≥10[XIn],只能看到In‾色 [XIn]≥10[In-],只能看到XIn色 [In-]=[XIn],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 0.1≤[In-]/[XIn]≤10,理论变色范围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使指示剂的变色点尽可能接近化学计量点,或使指示剂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3.指示剂的类型 酸碱指示剂--酸碱滴定 金属指示剂--配位滴定 自身指示剂 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还 原滴定 专用指示剂 沉淀指示剂--沉淀滴定(三)滴定终点误差TE(系统误差) 滴定终点(ep)与化学计量点(sp)不相符合而引起的误差。由指示剂变色点与计量点不吻合引起,属于方法误差。(三)滴定终点误差TE(系统误差) pX:pH或pM△pX=pXep-pXsp C:与计量点时产物总浓度Csp有关 Kt:滴定常数 强酸强碱滴定:Kt=1/Kw=1014(25℃)C=C2SP 强酸(碱)滴定弱碱(酸): Kt=Kb/Kw(或Ka/Kw)C=CSP 配位滴定:Kt=K’MY(条件稳定常数)C=CM(SP) 氧化还原滴定:Kt=K’(条件平衡常数) Kt越大,CSP越大,TE%越小 △pX越小,TE%越小(四)滴定分析法的特点与分类2.滴定分析法的分类二、滴定方式二、滴定方式二、滴定方式二、滴定方式二、滴定方式二、滴定方式二、滴定方式二、滴定方式二、滴定方式二、滴定方式第二节标准溶液一、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一、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2.标准溶液的配制2.标准溶液的配制3.标准溶液的标定※二、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二、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例2:浓H2SO4的浓度约18mol/L,若配制1000mL0.1000mol/L的H2SO4待标液,应取浓H2SO4多少毫升? (二)滴定度 TT/B:以待测物表示滴定剂的滴定度 1ml滴定剂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 单位:g/ml;mg/ml T-滴定剂B-待测物练习:第三节滴定分析中的计算二、滴定分析法的有关计算2.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的换算3.被测物质的质量与质量分数(含量)的计算写出化学反应式 确定反应实际计量关系 得到反应总公式 代入数据 一次计算出最后结果 注意单位 注意有效数字位数练习1:练习2:直接滴定法计算式直接滴定法计算式直接滴定法计算式例:称取NaOH40.0g,溶解在约1L水中,精确量取20.00ml,用0.1042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耗19.86ml,求NaOH准确浓度。练习:返滴定法计算式例:返滴定法计算式练习:练习:置换\间接滴定法计算式置换\间接滴定法计算式练习:练习:练习:※基本关系式和定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