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章肠道菌群与代谢疾病概要人菌共生菌群是健康的核心胃旁路手术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这一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80%~90%。多数发病在35岁以后,起病缓慢、隐匿,有些病人是在健康体检时发现的。体重超重或月巴胖者居多。这一类型的糖尿病多发生于成年,特别是老年发病,但也可能在儿童期发病,平时一般可以不用胰岛素治疗。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范围内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成本多达3760亿美元,预计这一数字将在2030年超过4900亿美元。葡萄糖耐量:指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正常人在进食米、面主食或服葡萄糖后,几乎全被肠道吸收,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肝糖元合成增加,分解受抑制,肝糖输出减少,体内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增加,因此饭后最高血糖不超过10.0mmol/L,且进食或多或少血糖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这说明正常人对葡萄糖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即葡萄糖耐量正常。 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患者中的血液中存在一种氨基酸--支链氨基酸(BCAAs)的水平升高。 血液中BCAAs水平升高与肠道菌群组成与功能的一些特异性改变有关联。体重将近900磅(约400公斤)的里基(RickyNaputi)现年39岁,是世界最重的男子之一。因为体型过于笨重而难以移动,他已经在坐落于太平洋关岛的家中躺了五年之久。肥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据国际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约有10亿人体质量超标,全球人口的12%都属于肥胖范畴。 研究人员发现,与瘦志愿者相比: 肥胖者肠道内拟杆菌门比例降低,放线菌门比例升高。 肥胖志愿者75%肠道微生物基因来源于放线菌;而瘦志愿者42%的肠道微生物基因来源于拟杆菌门。 与正常个体比较,肥胖个体肠道中厚壁菌门比例较高;当肥胖个体体质量减轻时,其肠道微生物中厚壁菌门比例则与正常个体变得较为相似 无菌小鼠接受肠菌移植,成功复制肥胖正常小鼠和无菌小鼠同时给予高脂饮食(1) 正常小鼠体重变化明显,且出现高脂饮食相关代谢改变 无菌小鼠体重无明显变化,且无代谢改变 将肥胖小鼠的粪菌移植给无菌小鼠,可导致移植后无菌小鼠体重增加,代谢改变 粪菌移植后对代谢的影响与饮食相关 罗伊氏乳杆菌和肥胖产甲烷肥胖的人有较高的身体质量指数肠道菌群导致能量聚集肠道菌群致肥胖原理肠道菌群:从发病机制到治疗前景饮食与肠道菌群苦瓜和山药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益生元(prebiotics)运动与肠道菌群胃旁路手术对肠道菌群的改变新型治疗:肠道菌群移植接受有益肠菌移植的小鼠不易肥胖肠道菌群移植:拟杆菌具有入侵性粪菌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MT)肠-肝轴肠-肝轴之间的互动 肠道菌群失调,大量G-杆菌繁殖,LPS产生显著增多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肠肝对话肠道菌群致非酒精性脂肪肝肠道菌群导致脂肪肝肝硬化现状相对于健康被试的肠道菌群,肝硬化病人的肠道菌群发生变化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代谢功能下降,门脉高压等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及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从而诱发肠道菌群失衡,失衡的肠道菌群同时又促进了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肠道菌群与肝脏疾病相互影响,促进疾病的发展。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肠道微生物失调会提高肠道疾病发生的几率。一个较为经典的例子就是因手术入院治疗的病人在服用广谱抗生素后易患感染性腹泻,其主要原因为肠道微生物失调而引起的伪膜性结肠炎。随着对肠道微生物功能的不断挖掘,肠道菌群失调与肠道疾病发生之间的机制逐渐得到阐释。肠-脑轴/脑-肠轴肠-脑轴的概念肠脑轴/脑肠轴菌群影响神经功能菌群紊乱致焦虑和抑郁精神活动影响肠道菌群应激/压力引起胃肠疾病脑肠轴紊乱导致溃疡慢性疲劳与肠-脑轴肠道菌群和自闭症肠-脑轴和自闭症菌群紊乱导致炎症炎症: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发炎”,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不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体的自动的防御反应,但是有的时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对人体自身组织的攻击、发生在透明组织的炎症等等。 在炎症过程中,一方面损伤因子直接或间接造成组织和细胞的破坏,另一方面通过炎症充血和渗出反应,以稀释、杀伤和包围损伤因子。同时通过实质和间质细胞的再生使受损的组织得以修复和愈合。 炎症是损伤和抗损伤的统一过程。肠道菌群紊乱引发的免疫疾病肠道菌群紊乱导致过敏和炎症肠道菌群对血管疾病的影响肠道菌群致动脉粥样硬化肠道菌群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