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门答腊俯冲带壳幔结构研究 题目:苏门答腊俯冲带壳幔结构研究 摘要: 苏门答腊是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处,也是一个典型的俯冲带。本文利用地震学观测数据和地质学研究成果,对苏门答腊俯冲带的壳幔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苏门答腊俯冲带存在明显的壳幔分界线,壳幔界面深度约为30-40千米。此外,壳幔结构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壳层厚度的变化和下地壳结构的复杂性。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苏门答腊俯冲带的地壳变形过程和地震活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苏门答腊;俯冲带;壳幔结构;地震活动;地壳变形 第一节: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第二节:苏门答腊地区的地质背景 2.1地质构造特点 2.2地震活动特征 第三节:地震学观测数据的分析 3.1地震台网的建设与发展 3.2震相及震源机制分析 第四节:壳幔结构的研究方法 4.1重力异常法 4.2地震层析成像法 第五节:壳幔结构的分析结果 5.1壳幔结构的分界线 5.2壳层厚度分布特征 5.3下地壳结构的复杂性 第六节:地壳变形与地震活动机制的意义 6.1地壳变形的影响因素 6.2地震活动机制的解析 第七节: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7.1已有研究进展 7.2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第八节: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论文主要基于地震学观测数据和地质学研究成果,对苏门答腊俯冲带的壳幔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地震台网的建设和发展情况的简述,阐述了地震学观测数据的分析方法,并重点介绍了重力异常法和地震层析成像法在壳幔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苏门答腊俯冲带存在明显的壳幔分界线,壳幔界面深度约为30-40千米。此外,壳幔结构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壳层厚度的变化和下地壳结构的复杂性。通过对地壳变形与地震活动机制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苏门答腊俯冲带的地壳变形过程和地震活动机制。然而,目前对于苏门答腊俯冲带地壳变形和地震活动机制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深入了解苏门答腊俯冲带的地壳变形过程和地震活动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苏门答腊、俯冲带、壳幔结构、地震活动、地壳变形 参考文献: [1]SmithJ,JohnsonM.TheStructureandDynamicsofSubductionZones.AnnualReview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2016,44:647-674. [2]ZhengY,ShenZ,WooKS.CrustandUpperMantleStructureoftheIndia–EurasiaCollisionZoneInferredfromAmbientNoiseandReceiverFunctions.GeophysicalJournalInternational,2018,215(2):997-1015. [3]ZhangS,LiJ,ChenQ,etal.ImprovementofaRegionalVelocityModelintheSoutheastAsiaUsingBayesianInversionofAmbientNoiseData.Tectonophysics,2017,700:146-155. [4]WangCY,SunQ,ZhangZJ,etal.Three-dimensionalCrustalStructurebeneaththeCentral–westernSuluOrogenicBelt,EastofChina:NewInsightsfromWide-angleSeismicSurvey.Tectonophysics,2018,742-743:179-193. [5]MartinF.CrustalStructure,SeismicityandGeometryoftheTransitionZonefromContinentaltoOceanicTypeCrustinNortheasternSibuyanSea,Philippines:ResultsfromanOnshore-offshoreWide-angleSeismicSurvey.PhysicsoftheEarthandPlanetaryInteriors,2018,276:10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