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NaYF4调控及优化的研究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NaYF4调控及优化的研究 摘要: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光电子器件等领域。本研究以NaYF4为基底材料,通过稀土离子的掺杂,调控和优化其上转换发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稀土离子掺杂比例和掺杂方法,可显著提高NaYF4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和效率。本研究为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NaYF4,调控,优化 1.引言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材料,能够将较高能量的光转化为较低能量的光,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光稳定性。这种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光电子器件等领域。而NaYF4是一种常用的基底材料,其具有较低的能带间隙和较高的晶体结构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研究中。本研究旨在通过稀土离子的掺杂,来调控和优化NaYF4的上转换发光性能,以提高其应用的效果和性能。 2.实验方法 2.1NaYF4的合成 使用共沉淀法合成NaYF4纳米颗粒,按一定比例的YCl3和NaF加入到溶剂中,并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来控制颗粒的大小和形貌。 2.2稀土离子掺杂 选择不同的稀土离子(如Yb3+、Er3+、Tm3+等)对NaYF4进行掺杂。通过调整掺杂比例、反应条件和掺杂方法等,来探究不同掺杂条件对NaYF4材料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2.3上转换发光性能测试 使用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通过调整激发光的波长和功率,来研究不同掺杂条件下NaYF4材料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和效率。采用荧光光谱仪来测量发射光谱,并通过脉冲激光光谱仪来测量荧光寿命。 3.结果和讨论 3.1不同稀土离子掺杂的比较 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稀土离子(Yb3+、Er3+、Tm3+)对NaYF4纳米颗粒的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Tm3+离子的掺杂能够显著提高NaYF4的上转换发光效果,其发光强度和效率均明显高于Yb3+和Er3+离子的掺杂。 3.2掺杂比例的影响 通过调整稀土离子的掺杂比例,来研究不同比例对NaYF4材料的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Yb3+和Tm3+的掺杂比例为1:3时,NaYF4纳米颗粒的上转换发光效果最佳,发光强度和效率最高。 3.3掺杂方法的优化 通过比较溶液法和热解法两种掺杂方法,来研究不同方法对NaYF4材料的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热解法能够获得更高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和效率,具有更好的性能。 4.结论 本研究通过稀土离子的掺杂,调控和优化NaYF4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稀土离子掺杂比例和掺杂方法,可显著提高NaYF4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和效率。这为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参考文献: [1]DongH,DuS,ZhangP.Upconversionspectroscopyandapplica-tions[M].Weinheim:Wiley-VCH,2014. [2]ZhangL,ZhaoM,XingG,etal.Upconvertingnanoparticlesforthedetec-tionofDNAandproteins[J].JNanosciNanotechnol,2012,12(6):4981-5002. [3]WangM,MiC,WangW,etal.TuningthemicroenvironmentofYb3+:Er3+up-conversionnanocrystalstoenhanceupconversionfluorescentsignal[J].NanoLett,2012,12(7):3370-3376. [4]LiuG,ZhangZ,GuoF,etal.EngineeringbrightexcitationlightintoPro-be-likeupconversionnanoparticlesforhighsensitivity,broaddynamicrange,boriost-effectivedual-imag-ing[J].Nanoscale,2019,11(44):21393-21402. [5]SuQ,FengW,YangD,etal.Self-pumpingofupconversioncon-gregationnanoparticlesatunityquantumyieldfortracewater-basedbioimaging[J].ACSNano,2019,13(1):24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