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 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 引言: 灾难在人们的生活中时常出现,而对于媒体来说,如何报道灾难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灾难报道却往往聚焦于灾情和数据,忽略了灾民的人文关怀。而本文将以2008年汶川地震报道为例,探讨灾难报道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一、灾难报道的背景 2008年汶川地震是中国近年来的一次重大自然灾害,给中国社会和全球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媒体在当时对汶川地震进行了大量的报道,然而,是否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值得深思。 二、灾难报道中的问题 1.关注度不均衡 报道中往往聚焦于灾情的严重程度,忽略了灾民的心理和生活状态。报道更多地强调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等事实,而对于灾民的关怀和帮助则成为次要的内容。 2.描述方式简单粗暴 部分报道简单地将灾民视为受害者,呈现出一种被动和消极的形象,并忽略掉了他们的自强和抗争精神。报道中往往只关注了幸存者的生存基本需求,对于他们的积极行动、创业发展等方面的报道屈指可数。 3.缺乏个体化描写 灾难报道往往将灾民作为一个整体,缺乏个体化的描写。每个灾民都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故事,然而媒体却很少关注和报道这些细节。缺乏个体化描写的报道使灾难的人性细节无法得到展现。 三、汶川地震报道的人文关怀之举 1.关注灾民的心理需求 《人民日报》在报道中专门设置了心理疏导热线,帮助救援人员和灾民缓解紧张情绪,极大地满足了灾民在灾难后的心理需求。 2.关注灾后重建 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报道中多次强调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包括重建校园和丰富学校教育资源等。这些报道使公众认识到政府和社会对于灾民的关心和帮助。 3.关注个体化故事 许多媒体把灾民的个人经历和生活故事进行了深入报道,比如有人因为灾难得到启发成为志愿者,有人通过勤劳付出逐渐走出困境。这些个体化的报道使灾民们的真实故事得到了传播。 四、对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的改进 1.平衡关注灾后重建和个体需求 灾后重建是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重要内容,然而灾民的个体需求同样需要得到照顾。媒体可以通过解说和采访报道灾后重建工作,同时加强个性化故事的报道,使灾民的个体需求得到更多关注。 2.加强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 灾难对灾民的心理造成了巨大伤害,媒体可以通过宣传和报道心理疏导服务,提供更多社会支持。同时,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学家对受灾民众进行心理援助,并将其作为一个持续的报道内容。 3.提高对灾民积极行动的关注 灾民在灾难中表现出的积极行动,不仅是灾难中的一抹亮色,也是对灾后重建的重要支撑。媒体可以加大对这些积极行动的报道,以激励更多灾民坚定勇敢地面对灾难,展现人性的光芒。 结论: 灾难是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媒体对于灾难报道具有重要的责任。在灾难报道中加强人文关怀的体现,不仅能更好地传递信息,也可以使灾民得到更多的帮助和关心。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之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我们需要不断改进报道方式,让人文关怀成为我们灾难报道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