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彭泽县卫生计生委新时代传习队健康扶贫政策宣讲一、背景健康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卫生计生、扶贫、人社、财政、民政、医保、保险、各医疗机构及县乡村三级的通力配合。健康扶贫工程作为十大扶贫工程之一,“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一环,比较特殊,他的专业性强、涉及部门多、政策变化快,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面广,所以这也是县委县政府要求我们对健康扶贫政策进行专题宣讲的目的所在。健康扶贫的主要措施是围绕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得病”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二、进一步减轻贫困人口看病负担保障看得起病我县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补充报险、民政医疗救助和政府保障救助“4+1+X医疗保障线”。第一道保障线第二道保障线我县取消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起付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下降50%,只有550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年度累计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部分医药费超过大病保险起付线一万一的部分,按不低于50%的比列由大病保险基金支付。年封顶25万。第三道保障线第四道保障线第五道保障线“X”四.是四免费五减半,我们升级为门诊四免住院五免,“四免”:门诊挂号费、肌肉注射费、小药换药费、三大常规检查费;“五免”:住院胸片检查、普通床位、三级护理、普通B超、大型设备CT检查费。 五.是对一些门诊特殊慢病和15种重大疾病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负担较重的给予一定比例救助。“四升四降四制度”三.提高15种重大疾病保障水平,实行专项救治,对贫困人口患有耐多药肺结核、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机梗死、脑梗死、血友病、1型糖尿病、甲亢、儿童苯丙酮尿症、尿道下裂、及地中海贫血等15种重大疾病实行按病种付费,定定点医院、定诊疗路径、定自费标准,个人最多只负担2%或3%。 四.提高民政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四降: 一.由政府出资为贫困人口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照180元/人的标准(去年是150元),贫困人口不需要缴费。 二.取消贫困人口县级、乡级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起付线。三.建立贫困人口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政府出资为贫困人口为所有城乡低保,五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购买了每人270元的商业补充保险,贫困人口自已不要出一分钱。 四.落实贫困人口门诊四免费和住院五免费,进一步减轻贫困人口看病负担。四制度: 一.在省市统一为贫困人口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基础上,我县设立政府兜底保障救助制度,由政府出资,确保贫困人口乡镇住院全免费,县内住院自付费用不超过10%,单次不超过2000。 二.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贫困人口住院免收押金。三.实行“一站式”结算制度。贫困人口在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就可以得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保障救助一站式结算,出院时只需要交自已自付的部分。 四.建立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由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组织家庭医生团队,上门与贫困人口签约,根据患病情况不同签订服务协议,提供服务。慢性病报销问题29种慢性病 一类八种: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帕金森综合症、慢性肾衰、器官移植后排斥治疗、地中海贫血、血友病。 一类的门诊报销和住院比例几乎一样二类21种 精神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结核病、冠心病、慢性心衰、慢性房颤、心肌病、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哮喘、肝硬化、慢性肾病、脑卒中后遗症、癫痫、重症肌无力、血吸病、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系统性硬啤病、类风湿关节炎。 21种年度单病种支付限额5000元,两种以上的,每种加2500元。哪些人员可以享受健康扶贫的优惠政策三、进一步提升县乡医疗服务水平保障看得好病四、进一步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看得上病五、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促进更好防病政府层面要做的工作: 一.加强贫困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加强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控。 三.加强贫困地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医院承担的职责: 主要是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加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有句话叫“上医治未病”,让群众少得病,这是我们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贫困人口他们的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和对健康知识的了解都要差些,更容易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有的还盲目相信一些偏方和江湖郎中,更容易弄成人财两空的局面。全民参与,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1、早期预防。 2、科学就医。 3、合理用药。 谢谢大家 聆听!10/29/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