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允价值、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研究 公允价值、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研究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公允价值、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公允价值是一个重要的会计概念,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但其应用也面临一些争议。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而盈余管理则是企业在财务报告中通过调整会计政策和方法来实现盈余目标的行为。通过研究这三个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财务报告,提高投资者的信任度。 关键词:公允价值、内部控制、盈余管理、财务报告、投资者 一、引言 公允价值在近年来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它在企业财务报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公允价值指的是在特定时点或特定条件下,市场上交易参与者之间所进行的交易价格。它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价值和风险情况。然而,公允价值应用也面临一些问题和争议,如选择公允价值的困难性、公允价值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等等。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财务报告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然而,在实践中发现,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不足,导致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盈余管理是企业在财务报告中通过调整会计政策和方法来实现盈余目标的行为。一方面,盈余管理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调整会计政策和方法,提高盈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让投资者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盈余管理也可能被滥用,用于误导投资者,或者为偿还高额奖金和股息等目的。 二、公允价值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公允价值的应用可能对内部控制构成挑战。因为公允价值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企业会面临选择公允价值的困难。在选择公允价值时,企业需要进行估计和判断,如果估计和判断不准确,可能导致财务报告失真。此外,公允价值会随市场条件和交易参与者之间的协商发生变化,需要企业及时进行调整和备案。 为了确保公允价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包括财务报告流程、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等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帮助企业规范公允价值的应用过程,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 三、公允价值、内控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公允价值的应用会对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影响。一方面,公允价值的波动会带来会计结果的不确定性,使企业的盈余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如果企业依赖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盈余目标的偏离和误导投资者。另一方面,公允价值也提供了一个动态的盈余管理工具。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条件和公允价值的变化,调整会计政策和方法,实现盈余目标的合理调整。 良好的内控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进行盈余管理,并保证盈余管理的合规性和合理性。内控制度可以确保盈余管理的透明度,让投资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盈余情况。同时,内控制度也可以限制盈余管理的滥用,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四、公允价值、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公允价值、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是影响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关键因素。公允价值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提高财务报告的规范性和透明度。良好的内控制度可以减少财务报告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合理的盈余管理可以提高财务报告中盈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然而,公允价值、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公允价值的应用受到市场条件和交易参与者之间的协商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内部控制的落实和执行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成本。盈余管理的滥用可能会误导投资者,破坏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因此,企业需要在应用公允价值、建立内部控制和进行盈余管理时,做到权衡利弊,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可靠。 五、结论 本文主要探讨了公允价值、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公允价值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争议。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盈余管理则是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实现盈余目标的行为,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通过研究这三个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财务报告,提高投资者的信任度。 参考文献: 1.王鹏飞,刘振洲.公允价值会计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9,33(5):78-80. 2.马宏,韩庆旭.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的影响研究[J].会计月刊,2018,50(9):56-58. 3.骆维才,包秀瑾.盈余管理对财务报告的影响研究[J].科学决策,2017,35(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