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进行总结,同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进展 对于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过去二十余年来,学术界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对社会空间结构进行描述分析,到逐渐引入社会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分异框架和理论模型,逐渐丰富了对城市居住空间的认识。 (一)阶段一:概念与方法的初步创新(1980-1995年) 1980年代始,中国城市已经迈入了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也逐渐兴起。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概念与空间结构的描述上,根据统计资料和大量实地调查,分析了城市居住空间的特点和类型。其中,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构成、特征及影响因素是研究的热点。例如,张裕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1988)在探讨城市居住空间和区域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极分化”、“结构分化”和“层次分化”三个特征,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阶段二:界定逐步清晰的问题域(1996-2005年) 1990年代末,中国经济整体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不断扩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问题日益突出。这一时期的研究,跳出了早期单一描述的范畴,开始引入国际理论体系和空间分析方法,如时间地理学、层次分析等。研究者认识到,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不仅仅是大城市的现象,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和制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他们试图构建一个基于空间分析视角和结构分析框架的城市分异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一些典型研究成果,如李安然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分析(1996)、胡卫平的细胞结构理论(2004)等,旨在建立起一种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三)阶段三:理论深化与范式构建(2006年至今) 进入21世纪,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居住环境分异、社会空间重构等相关议题,得到了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的认可和发展。建立在不断积累的经验基础之上,空间差异和居民社会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逐渐得到更深入的解剖。研究者广泛运用了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将城市居住空间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来分析,探讨居住空间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实践的影响。 在理论范式方面,耿建国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制度机制及其演进》(2006)、张志平的《中国城市体系和城市居住空间细分》(2007)、王穗北的《中国新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形态及其演化——以人口、经济和城市化指标为视角》(2013)、刘卫东的《中国城市地址选址与居住地决策研究》(2014)等,为现代城市空间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二、问题分析 不过,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数据质量不一。由于数据来源、覆盖范围、质量标准等差异,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范围有限。 (二)数字化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有限。缺少大规模、高质量、夸时空的数据资源,数据的采集和整合面临较大的难度。 (三)空间和社会互动关系研究不足。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机制、过程和未来趋势,需要深入探讨。 (四)建立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理论模型面临困难。从空间结构到分异机制,我们需要建立更完整的理论范式,但受数据和方法的限制,难以解决现有研究所遗留的各种问题。 三、发展趋势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未来需要面对一系列挑战和发展趋势。 (一)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建设更加完善的城市数据库。 (二)深化城市空间和社会互动关系的研究,分析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其背后的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机制的关系。 (三)多学科和综合议题方向发展,如城市环境问题研究、城市居住质量提升、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等,以从多个维度来认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 (四)建立更加完善和细致的理论模型和框架,以更好地指导研究工作和政策制定。 (五)发掘和挖掘微观实证研究实践,提供更为精准和细致的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视角和理论。 综上所述,未来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将关注提升数据源和方法创新能力、深入社会空间和经济结构关系研究、扩大研究领域和议题来源、提高模型和框架完整性和应用水平等方面的突破与创新,才能更好地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