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民族意识和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共同体意识教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一、“三全育人”概述 “三全育人”是指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德育与智育并重的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首次提出于2012年,旨在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应当把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支既有学科优势又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华民族成员间,以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利益为纽带,形成的一种共同体感、认同感和责任感。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共同的文化元素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纽带。 (二)价值观认同 价值观认同是指中华民族成员以共同的价值观念为凝聚力。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强调尊重他人、敬畏自然、重视生命等,这些价值观念被广泛认同,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利益认同 利益认同是指中华民族成员之间以共同的利益为纽带。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群体,但各族群体之间利益上的共同点远远大于分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更加注重利益上的认同。 (四)责任感认同 责任感认同是指中华民族成员对于民族命运的担当和责任。中华民族的命运与每一个成员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发展中来。 三、高校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强化文化教育 高校应该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该适当增加中国文化、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的数量和质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同时,高校应该加强文化活动的组织,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例如,可以组织寻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或者举办传统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二)加强价值观教育 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灌输。在课程设置上,可以为学生开设思想道德、伦理学、公民教育等课程,引导学生自觉尊重他人、尊重法律、尊重生命。 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普及法律知识、公益慈善组织等活动,引导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加强共同体意识教育 高校应该在学生思想教育的各个方面,加强对学生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 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沉浸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之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从而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和责任感。 四、总结 在“三全育人”的教育视域下,高校应该承担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高校应该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价值观教育、共同体意识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和利益,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认同和责任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