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黄土坡滑坡临江Ⅰ号崩滑体演化过程分析 黄土坡滑坡临江Ⅰ号崩滑体是一起较为典型的自然灾害事件,该事件的发生不仅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损失,还对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为了探究该事件的演化过程,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 一、背景 黄土坡滑坡临江Ⅰ号崩滑体位于陕西省南部的黄土高原,滑坡形态为平面滑坡,滑坡体位于临江河右岸,地理坐标为:北纬34度19分-34度21分,东经107度29分-107度31分。滑坡体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滑坡高差约为93米。该滑坡于2007年9月份发生,原因是暴雨导致的山体滑动,最终导致了滑坡体的形成。该事件给当地的交通运输、人民生活等方面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也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滑坡形态分析 由于该滑坡体的位于陡坡面上,形成了一定的坡地几何条件,加上该地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因素,就导致了该滑坡体形态的动态变化。根据滑坡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过程,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始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因为地质构造因素引起的地面塌陷,导致了陡坡面上的裂隙持续扩大,进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塞固性坑洞。 2.沉降阶段:在初期塞固性坑洞的基础上,由于地面湿度的不断增加,地下水位的快速上升和地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塞固性坑洞内的土壤松散度不断加剧,最终形成了土体沉降的现象。在这个阶段,滑坡的形态与其规模成正比,呈现出明显的沉降趋势。 3.滑移阶段:在地面的沉降作用下,土壤的稳定性受到不小的影响,导致土体内部的力学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加上地下水的作用,整个土体的滑动速度及滑动距离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和加剧,从而形成了初步的滑移面。随着该阶段的持续发展,滑坡体的大小和形态均得到了显著的扩大和改变。 4.成熟阶段:在经过长时间的沉降和滑移过程之后,滑坡最终进入了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滑坡体形态的变化已经达到了最大值,滑移速度趋于稳定,并逐渐趋于平缓。随着时间的推进和自然因素的作用,滑坡体的规模及其变形速度也逐渐减小。 三、滑坡形成机理分析 黄土坡滑坡临江Ⅰ号崩滑体的形成机理非常复杂,其总体分为三个因素: 1.构造因素:该滑坡体位于构造活动频繁的带状褶皱带之中,导致了地层的变形、滑动等现象,从而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岩性因素:所处地区岩性较为疏松,主要以黄土为主,特别是陡坡面上的黄土结构松散,其内部的含水量相对比较高,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工程灾害。 3.自然因素:自然灾害是滑坡发生的重要因素,如降雨、地震、风化、腐烂等。 四、滑坡防治对策 针对黄土坡滑坡临江Ⅰ号崩滑体的形态特征和演化过程,必须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才能有效控制滑坡的发生。在这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监测:针对该滑坡体,加强现场监测、监控力度,实时掌握滑坡体的变形趋势、滑动速度、滑坡岩体的运动状态等各种指标,为滑坡的防治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2.加固处理:针对滑坡体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加固方式,如在初始阶段,可以采用堆石加压等方式加强滑坡体的稳定性;在滑移阶段,可以采用垂直排水井等方式排解渗水压力,使土体的稳定性得到增强。 3.治理治理土地:加强土地治理,拓展经济种植、文化旅游等项目,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未来滑坡的防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资源条件。 五、总结和展望 黄土坡滑坡临江Ⅰ号崩滑体的发生对陕西省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态等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损失。通过对该事件的形态特征和演化过程的有力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控制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灾害事件的发生,从而为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