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镁碳储氢粉体成型及吸放氢性能的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镁碳储氢粉体的成型工艺和吸放氢性能。通过采用球磨、压制和烧结等工艺,制备出不同形貌和尺寸的镁碳储氢粉体,并通过实验测试其吸放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球磨时间、压制压力和烧结温度等因素会显著影响镁碳储氢粉体的成型和吸放氢性能。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提高镁碳储氢材料的性能和促进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镁碳储氢粉体,成型工艺,吸放氢性能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化石能源的供给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而在新能源的领域中,氢能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目前,氢能的储存和运输是氢能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安全、可靠的储氢材料是氢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镁碳储氢材料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氢能储存材料。镁碳储氢材料具有储氢容量大、能量密度高、重量轻、环保可靠等优点。然而,镁碳储氢材料的吸放氢性能和成型工艺等问题仍然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镁碳储氢粉体成型及吸放氢性能的研究为主题,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 二、实验方法 2.1实验材料 本研究使用的镁碳储氢材料主要由镁粉和活性炭组成。镁粉的平均粒径为20μm,表面积为2.9m2/g。活性炭的平均粒径为10μm,表面积为500m2/g。两种原材料的质量比为6:4。 2.2实验步骤 2.2.1球磨 将镁、活性炭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球磨瓶中,并加入适量的乙醇作为球磨液。然后进行手动混合,使混合均匀。最后使用球磨机进行球磨,球磨时间分别为12h、24h、36h。 2.2.2压制 将球磨后的镁碳储氢粉末放入盘型模具中,并施加不同的压力进行压制。压力分别为100MPa、200MPa、300MPa。 2.2.3烧结 将压制后的镁碳储氢粉末放入烧结炉中进行烧结。烧结温度分别为500℃、600℃、700℃。烧结保温时间为2h。 2.2.4分析测试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光学显微镜(O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测试。采用加热保温法测试样品的吸放氢性能。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3.1样品形貌和微观结构 图1为不同球磨时间下的镁碳储氢粉末的SEM图像。可以看出,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镁碳储氢粉末的颗粒大小和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球磨时间为12h时,镁碳储氢粉末表面光滑,颗粒大小均匀。当球磨时间达到36h时,镁碳储氢粉末表面出现了许多纹路和凹凸不平的结构。 图1不同球磨时间的镁碳储氢粉末的SEM图像 图2为不同压力下的镁碳储氢粉末的SEM图像。可以看出,随着压力的增加,镁碳储氢粉末的颗粒大小变得更加均匀,颗粒形态变得更加规则。 图2不同压力的镁碳储氢粉末的SEM图像 图3为不同烧结温度下的镁碳储氢粉末的SEM图像。可以看出,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镁碳储氢粉末表面逐渐出现结晶,颗粒变得更加致密。 图3不同烧结温度的镁碳储氢粉末的SEM图像 3.2镁碳储氢粉末的XRD分析 图4为不同条件下镁碳储氢粉末的XRD图谱。可以看出,球磨时间、压制压力和烧结温度等因素对镁碳储氢粉末的晶体结构和相对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但都没有改变样品的主要成分和结构。 图4各条件下镁碳储氢粉末的XRD图谱 3.3镁碳储氢粉末的吸放氢性能 图5为不同条件下镁碳储氢粉末的吸放氢曲线。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球磨时间、压制压力和烧结温度等因素对镁碳储氢粉末的吸放氢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和压力的升高,镁碳储氢粉末的吸放氢速率逐渐加快,峰值吸放氢量逐渐增大。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镁碳储氢粉末的吸放氢速率逐渐降低,峰值吸放氢量逐渐减小。 图5不同条件下镁碳储氢粉末的吸放氢曲线 四、结论和展望 通过本研究的实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球磨、压制和烧结等工艺对镁碳储氢粉末的形貌和微观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改变其主要晶体成分。 (2)镁碳储氢粉末的吸放氢性能受到球磨时间、压制压力和烧结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球磨时间和压力的增加,镁碳储氢粉末的吸放氢速率和峰值吸放氢量逐渐增大。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镁碳储氢粉末的吸放氢速率和峰值吸放氢量逐渐减小。 (3)镁碳储氢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力,但其成型工艺和吸放氢性能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展望: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进一步研究镁碳储氢材料的成型工艺和吸放氢性能,寻找一种更加高效、可靠的制备方法。 (2)研究镁碳储氢材料的储氢机制和反应动力学,深入探究其吸放氢机理。 (3)将镁碳储氢材料与其他储氢材料相结合,提高其储氢性能和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