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可以有效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压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葡萄籽原花青素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合成与释放,减少血管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肾脏免受血管性高血压的损伤。 关键词:葡萄籽原花青素;肾血管性高血压;降压作用;AngII;血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 正文: 一、引言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高血压病,与肾脏功能损伤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虽然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可用于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但其疗效不尽如人意,副作用也较为明显。 葡萄籽原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生物类黄酮,具有强效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作用,对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具有保护作用。近年来,研究者发现,葡萄籽原花青素可对血管紧张素II(AngII)介导的肾血管性高血压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为寻求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 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 2.实验药物 葡萄籽原花青素(Sigma-Aldrich)。 3.实验组设计 随机将36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12)、模型组(N=12)、葡萄籽原花青素低剂量组(N=6)、中剂量组(N=6)和高剂量组(N=6)。 4.动物模型制备 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采用右肾动脉双侧结扎法制备,7天后开始给予高盐高脂饮食。 5.实验方法 测定大鼠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采用鼠尾测压法。各组大鼠于模型建立后第7、14、21天,分别予以葡萄籽原花青素或生理盐水灌胃。实验周期为28天。 6.实验结果统计 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22.0进行方差分析(ANOVA)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1.葡萄籽原花青素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 模型组大鼠SBP和DB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葡萄籽原花青素中、高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SBP和DBP,而低剂量组对SBP和DBP的降低作用不明显。 2.葡萄籽原花青素抑制AngII的合成与释放 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葡萄籽原花青素中、高剂量组可以显著抑制肾组织中AngII的合成与释放(P<0.05)。 3.葡萄籽原花青素减少血管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的肾脏组织存在明显的血管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而葡萄籽原花青素中、高剂量组可以显著减少血管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肾脏免受血管性高血压的损伤。 四、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可以有效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其降压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此外,葡萄籽原花青素可以通过抑制AngII的合成与释放,减少血管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肾脏免受血管性高血压的损伤。 AngII是一种强效的血管紧张素,是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之一。葡萄籽原花青素可以抑制AngII的合成与释放,从而减轻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症状。此外,葡萄籽原花青素还可以减少血管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减轻血管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保护肾脏免受血管性高血压的损伤。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并且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肾脏保护作用,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由于实验规模较小,尚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并开展更多临床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Sánchez-GonzálezMA,etal.Protectiveeffectsofpolyphenolsagainstvascularinflammation,agingandcardiovasculardisease.Nutrients.2018;10(11):1624. 2.HashemzaeiM,etal.Effectsofpolyphenolsoncardiovascularsystem.Nutrients.2019;11(11):2860. 3.LiuX,etal.Grapeseedproanthocyanidinextractamelioratestheoxidativestressandrenaldamageassociatedwithhypertensioninrats.ApplPhysiolNutrMetab.2015;40(8):818-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