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涪陵地区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 涪陵地区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 引言: 涪陵地区位于中国重庆市东北部,是长江中游地区的一个重要构造活动区域。该地区具有复杂的构造特征,通过对其构造特征及演化进行研究,对于了解区域地质演化历史、构造变形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将通过对涪陵地区的地形特征、地质构造、构造运动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对该区域的构造特征及演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地理概况 涪陵地区位于中国重庆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9°30′-30°37′,东经106°00′-107°38′。该区域地势起伏较大,直线距离呈东南向延伸,总面积约为3500平方公里。 二、地质构造特征 1.地层构造特征 涪陵地区地层主要由中、下三叠系盆地沉积岩、侏罗系、白垩纪、新生代沉积岩等层序组成。沉积岩主要由砂岩、泥岩、石灰岩等构成。在地质年代上,涪陵地区是典型的构造沉积盆地,受到了构造力学和沉降剥蚀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2.断裂构造特征 涪陵地区主要受到了东南西北趋势的断裂构造的控制。其中,水星碎裂带、西南花砂拉张断裂、弯曲断裂带等是该区域主要的断裂构造带。断裂构造的发育对该区域的岩层产生了明显的变形和位移。 3.地震活动特征 涪陵地区地震活动较为频繁,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地震的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15-20千米,震源机制主要为走滑、正断和逆断。 三、构造演化过程 涪陵地区的构造演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早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早期(约3.5亿年前至1.8亿年前) 在这一阶段,涪陵地区经历了造山运动的阶段。形成了水星花岗岩带、花砂岩储层等构造特征。 2.中生代早晚期至第四纪早期(约1.8亿年前至150万年前) 在这一阶段,涪陵地区处于构造转换期,以断裂和隆起为主。形成了西南花砂拉张断裂带和弯曲断裂带等重要断裂构造。 3.第四纪晚期至现今 在这一阶段,涪陵地区地壳继续发生变形和位移,局部地区的构造活动还在持续进行。 四、构造演化机制 在涪陵地区,构造演化主要受到构造应力和地壳运动的双重影响。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地层发生断裂、褶皱等变形;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则通过隆起、下沉等运动形式影响地质构造的演化。 涪陵地区的构造演化机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大陆构造与板块构造的相互作用、地热活动、地壳岩石性质等因素。例如,板块俯冲与断层活动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地层的断裂和褶皱变形。 同时,地壳的板块运动也会通过构造应力的传递,影响地下岩石的变形。岩石的温度、压力等物理性质也会对构造演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高温高压环境下的花岗岩融化作用可能会引起局部地壳的上升和地层的变形。 总结: 通过对涪陵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涪陵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复杂,主要受到断裂构造的控制;构造演化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早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早期为造山运动阶段,中生代早晚期至第四纪早期为构造转换期,第四纪晚期至现今为构造活动期。构造演化的机制主要与构造应力、地壳运动及岩石物性等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1.陈国瑜,陈立峰.涪陵地区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3(4):8-14. 2.李元宽,唐美珍,陈江南,等.涪陵及滨江地区深部槽谷与断裂的关系[J].沉积学报,1996(4):34-40. 3.杨桦,孙惟海,张志峰,等.涪陵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及其与构造活动的关系[J].地震研究,2011(1):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