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纸币污损检测研究的任务书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纸币在日常生活中是最常用的货币之一,它们在经过多次交易后,可能会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出现污损、破损的情况,比较严重的会影响货币的交易,甚至会被认为是伪币。因此,可以通过对纸币的污损状况进行检测,避免被接受不良纸币,减少交易中的纠纷和损失,保障货币交易的合法性。然而,由于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存在制度不够规范,判断不够准确的问题,对于快速、高效的纸币处理缺乏效率,因此需要依靠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纸币的污损检测进行研究与应用。 针对该问题,我们选取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技术,尝试提高纸币污损检测的准确率。因为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和分类任务方面表现出色,许多学者已经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实验,因此,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纸币污损检测是很具有前瞻和实用意义的。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 1.研究内容 (1)探讨纸币的污损和破损情况对图像的影响以及影响因素,如照明、拍摄角度等。 (2)收集并建立相关的纸币污损数据集,其中包括正常和异常纸币的图像数据,方便对纸币的识别和分类。 (3)研究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原理及其在纸币污损检测中的应用。 (4)使用tensorflow等深度学习框架,分别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据此进行模型训练和优化,达到更好的纸币污损检测表现。 (5)测试与评估模型性能并与传统方法的纸币污损检测进行比较。 2.研究目标 (1)形成完整的纸币污损分类识别流程,并解决纸币污损检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光照变化、纸币叠影等问题。 (2)提高纸币污损检测的准确率和效率,将错误率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实现准确、快速的污损检测和分类,并可以之后进行纸币分类、识别等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3)将研究成果与实际工况对接,实现实际应用效果,为纸币实体处理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技术支持。 三、预期成果 (1)实现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纸币污损检测系统,对纸币进行准确的污损分类和识别。 (2)对比传统方法的纸币污损检测方法和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相比的差异,并论证改进卷积神经网络在纸币污损检测中的优越性。 (3)形成完整的纸币污损数据集和纸币污损分类器,为今后纸币图像处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4)论文发表和国内外学术会议的交流报告。 四、论文大纲 (1)引言 概述纸币污损检测的问题和意义;介绍研究选题及研究目的;概述国内外纸币污损检测研究现状和方法。 (2)纸币污损数据集建立 对纸币污损的定义及分类;纸币污损数据集的搜集和标注;纸币图像数据预处理;纸币污损数据集的划分 (3)卷积神经网络原理与应用 介绍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模型的构建方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和优化;卷积神经网络在纸币污损检测任务中的应用 (4)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分别使用传统的污损检测方法和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纸币污损检测;对纸币图像进行预处理处理,包括图像去噪、图像增强等;结合实际应用环境进行实验设计,从模型准确率、可靠性、时效性、高度自动化等方面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5)总结与展望 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复盘和总结;提出后续研究的可能方向,包括如何进一步提高纸币污损检测的准确率和速度等。 五、预期进度安排 1.第一季度:完成纸币污损数据集的建立和预处理,并进行相关理论研究的工作 2.第二季度:构建和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实验 3.第三季度:分析实验结果和总结性讨论,并对纸币污损检测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 4.第四季度:完成论文的撰写和定稿,并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及作报告 六、参考文献 [1]Fu·Bo,Guo·Wei,Ma·Hao,etal.Improved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forcurrencyrecognitioninprintedimages[J].Neurocomputing,2019,353:183-192. [2]ZhiqiangLiuandJinTang.Animprovedmethodfordetectingdamagedpapercurrencyforautomatictellermachines.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29(2):240-247,2014. [3]XiaohongJiandZewenLiu.Anewapproachtodetectingdamagedpapercurrencyforautomaticmachines.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25(1):49-53,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