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城市圈发展迅猛。武汉城市圈是中国重要的交通、工业、科教、文化中心之一。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速度快,区位条件优越,政策支持力度大,这为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区域地理条件、产业发展历程、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区域地理条件 武汉城市圈,是江汉平原和劳动山区的交汇,区别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圈,其特点是行政空间相互独立,但区位上高度依存。它以武汉为中心,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黄冈市、十堰市、荆州市、咸宁市等地,涉及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等省市。 武汉城市圈在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方面有天然优势,连通四面八方。长江经过武汉,背靠京广铁路,联通整个全国铁路大通道,武汉长江国际航运中心、黄石实验航道、四大航道,构成航空、公路、高速、快速公路通道十分发达,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 三、产业发展历程 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开始实施大规模以政府为主导的企业改革,1985年开始成立各种经济实体,形成以武汉市、武汉光谷、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四大主导的创新集群模式,促进了武汉经济的快速发展。1992年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武汉产业结构转型,逐渐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 武汉城市圈现有20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使得武汉城市圈的创新能力、产业集群能力、综合竞争力都获得了大幅提升。产业集群的初步发展是1993年开始的“武汉新电子产业”的形成。2000年4月,光谷生物城正式启动,形成了物联网、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多个产业链,形成全球竞争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与此同时,武汉城市圈也将自身有利的区域性、资源性等因素充分利用,推进升级转化,包括汽车制造、钢铁、机械、能源等多个实体产业,越来越注重发展中小企业和新型服务业。 四、产业发展现状 在武汉城市圈中,自主创新的企业不断涌现,以代表广中制药、武汉华瑞肝炎治疗研究所、汉斯光电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尤其以武汉光谷高新技术园区为代表,浓缩了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及生物工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众多世界级高科技产业。如今光谷已经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大科教园区。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汉磨料集团公司、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等重要产业集团,为武汉城市圈的产业链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他们集团化经营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是未来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五、存在问题 尽管武汉城市圈在产业发展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面临诸多的问题,如: 1.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不平衡。武汉城市圈经济大部分依靠传统的重化工制造业,和江汉平原大农业的经济基础上,随着新一轮转型升级,建立现代化和高安全的产业体系,具有较大瓶颈。 2.创新能力亟待提升。武汉城市圈在推进创新方面,相比于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的瓶颈,特别是懂得勇于突破传统思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科技骨干人才不足。 3.成本竞争力受到限制。地方财政收入受到限制,政府对产业投资力度不足,与其他主要城市在医疗、养老、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相比,武汉城市圈还亟需补短板。 6、未来发展方向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武汉城市圈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推广和应用,打造面向未来世界的“智慧城市”,建立智能化、信息化、城市化结合的产业体系。 2.建立创新支撑平台。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博士后,完善高科技人才策略,强化对创新的政策和设施支持,为创新团队提供优越的平台和良好环境。 3.支持成长型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创新,降低企业成本,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在各行业形成品牌、集群效应,使之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4.名校带动人才集聚。武汉城市圈拥有的大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应该进一步加强与企业、产业界、社会的紧密联系,使之成为产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支撑。 5.提高城市品质。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加强文化建设,使武汉城市圈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宜教的城市。 总之,武汉城市圈应该在促进创新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着力,不断推进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使其在面向未来的世界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