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多工况分析的混凝土泵车臂架剩余疲劳寿命研究任务书 一、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混凝土泵车臂架是混凝土输送设备中的重要部件,在施工中承担着将混凝土送达各个施工现场的重要任务。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泵车臂架会由于承受长时间的重负荷、复杂的工况、材质的老化和自身结构的缺陷等多种原因产生疲劳裂纹,严重影响臂架的正常使用和施工效率。 因此,研究混凝土泵车臂架的疲劳寿命,掌握其剩余寿命情况,对于确保施工安全、延长设备使用期限、提高施工效率以及为混凝土泵车臂架的设计、制造和维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 本研究主要旨在基于多工况分析,通过有限元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混凝土泵车臂架的剩余疲劳寿命情况,为混凝土泵车臂架的设计、维护等提供技术支持。 具体的研究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混凝土泵车臂架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掌握臂架的受力情况和应力分布情况。 2.通过现场试验获得混凝土泵车臂架的实际工作状态和工作条件,建立多工况疲劳寿命评估模型。 3.以工况为基础,运用本领域公认的疲劳损伤积累理论和材料疲劳本构模型,确定臂架的疲劳寿命和剩余寿命,并绘制相应的寿命曲线。 4.通过对臂架剩余寿命分析,提出延长臂架使用寿命的措施和建议,为臂架的后续维护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 (1)混凝土泵车臂架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将混凝土泵车臂架进行有限元建模和分析,并确定臂架的主要受力部位、应力分布情况、应变集中位置,为后续疲劳寿命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2)混凝土泵车臂架现场试验 通过现场试验获得混凝土泵车臂架的实际工作状态和工作条件,建立多工况疲劳寿命评估模型。 (3)混凝土泵车臂架疲劳损伤分析 以多工况疲劳寿命评估模型为基础,运用本领域公认的疲劳损伤积累理论和材料疲劳本构模型,确定臂架的疲劳寿命和剩余寿命,并绘制相应的寿命曲线。 (4)混凝土泵车臂架剩余寿命分析 通过对臂架剩余寿命分析,提出延长臂架使用寿命的措施和建议,为臂架的后续维护提供参考。 四、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 第一年: 1.对混凝土泵车臂架进行有限元建模和分析,确定其主要受力部位及应力分布情况,获得臂架的基本受力状态; 2.搜集混凝土泵车臂架的现场试验数据,建立多工况疲劳寿命评估模型,确定评估指标。 第二年: 1.基于疲劳损伤积累理论和材料疲劳本构模型,进行混凝土泵车臂架的疲劳损伤分析,绘制疲劳寿命曲线; 2.对混凝土泵车臂架的剩余寿命进行分析,提出延长臂架使用寿命的措施和建议。 第三年: 1.对延长混凝土泵车臂架使用寿命的措施进行实验验证及效果评估; 2.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后续研究方向和建议。 五、研究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 1.深入了解混凝土泵车臂架的受力情况,建立完善的有限元模型,为混凝土泵车臂架的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支持。 2.建立了多工况疲劳寿命评估模型,并通过疲劳损伤积累理论和材料疲劳本构模型确定了臂架的疲劳寿命和剩余寿命。 3.提出了延长混凝土泵车臂架使用寿命的措施和建议,为臂架的后续维护提供参考。 4.为混凝土输送设备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提高混凝土输送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六、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案 1.建立混凝土泵车臂架的完整有限元模型,并准确描述其受力情况; 解决方案:结合实际使用情况,特别是在施工现场的数据和现场测量数据,以及从材料级别上研究臂架的本征力学特性,建立完整的有限元模型。 2.建立单一工况疲劳寿命评估模型难以全面评估混凝土泵车臂架的寿命状况; 解决方案:综合考虑多种工况,建立多工况疲劳寿命评估模型,从而全面评估混凝土泵车臂架的疲劳寿命情况。 3.混凝土泵车臂架的结构复杂,导致疲劳寿命分析困难; 解决方案:通过深入了解臂架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受力情况,采用材料的疲劳本构模型,确立臂架的疲劳寿命和剩余寿命分析模型,实现对混凝土泵车臂架的疲劳寿命分析。 七、参考文献 1.罗翰明、童金华、朱靖春.混凝土泵车臂架的有限元分析和仿真[J].混凝土,2005(3):36-38. 2.高理,李一,张立超.混凝土泵车臂架疲劳寿命试验与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4(7):1-9. 3.张林,李家彦,杨祖君.基于应力波谱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疲劳分析与寿命预测[J].振动与冲击,2019,38(16):22-29. 4.李波,王存志,陈新.混凝土泵车臂架疲劳寿命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6(2):176-178. 5.朱靖春,陈晓军.混凝土泵车臂架疲劳寿命研究[J].机械工程师,2008(3):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