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营造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Q社区为个案的任务书 任务书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方法学 课程类型:研究性课程 研究题目:城市社区邻里关系营造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Q社区为个案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关注的重要问题。社区的健康稳定运行,离不开良好的邻里关系。然而,当今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人口流动加剧等新情况,给社区邻里关系带来了挑战。如何营造和谐美满的邻里关系,成为当代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议题。社会工作作为以人为本的专业,可以发挥作用,为社区邻里关系的营造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Q社区为研究个案,探究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邻里关系营造中的介入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Q社区邻里关系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了解Q社区邻里关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包括邻里交往频率、邻里之间关心、相互扶持、邻里之间冲突及如何解决等方面。 二、社会工作在Q社区邻里关系营造中的介入情况。通过收集和分析Q社区社会工作机构、志愿者、社工等方面的工作记录、报告、案例、访谈等情况,了解社会工作在Q社区邻里关系营造中的介入情况。包括社工如何发挥作用,邻里关系项目的具体规划和实施等方面。 三、社会工作介入Q社区邻里关系营造的成效分析。对社会工作介入Q社区邻里关系营造的成效进行评估。包括社会工作帮助邻里之间建立联系、解决邻里纠纷、利用社区资源建立邻里互助网络等方面。 四、面向未来的做法和策略建议。在分析Q社区邻里关系营造中社会工作介入的现状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面向未来的做法和策略建议,为后续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邻里关系营造提供借鉴和建议。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研究。具体方法包括: 一、问卷调查。以Q社区为样本,设计合适的问卷,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邻里关系现状、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和社工介入的情况等方面。 二、深度访谈。对Q社区社会工作机构、志愿者、社工等进行深度访谈,了解社会工作在Q社区邻里关系营造中的具体介入情况,社会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及工作方式等,挖掘社会工作介入邻里关系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三、案例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具体案例的方式,深入探究社会工作在邻里关系营造中的介入作用和成效,挖掘邻里关系营造中的经验和问题。 研究意义 本研究具有如下的意义: 一、对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工作是以人为本的专业,探究社会工作在邻里关系营造中的介入作用,对于拓展社会工作领域、加强和完善社会工作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社区邻里关系的营造和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具体探讨城市社区邻里关系营造中的社会工作介入情况,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的成效,为后续城市社区邻里关系营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对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操作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以社会工作为主线,探究其在城市社区邻里关系营造中的介入作用,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具体的实践方向和策略思路,并为社会工作者提升其社会工作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提供帮助。 四、对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城市社区邻里关系营造中的社会工作介入作用,为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研究步骤 本研究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确定研究方向。确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通过文献综述、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和整理与研究相关的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三、设计问卷和深度访谈提纲。在研究方向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和深度访谈提纲,明确研究问题和方向。 四、实施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Q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五、分析研究数据和信息。对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邻里关系营造中的介入作用和成效。 六、撰写研究报告。根据研究的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提出建议和方案。 参考文献 1.刘秀红,刘峰.社区邻里关系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J].经济学家,2009(1):191-192. 2.陈辉平,赵尹.社区邻里关系对城市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3):44-47. 3.李兴怡,张文珂.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发展中的角色研究[J].福利与社会工作,2012(5):9-12. 4.欧阳平,王柏杭.社会工作在邻里网络建设中的介入探析——以M社区为例[J].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74-78. 5.周丹,薛志忠.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邻里关系建设的途径[J].江苏现代职业教育,2019(16):144-146.